欧洲时报网 >> 国际新闻
“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爆发两年后 回顾弗洛伊德的一生

【欧洲时报汤林石6月8日编译】乔治·弗洛伊德上高中时,他的老师贝尔莎·丁金斯曾对他说:“我想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你的报道……比如你创造了历史,为改变社会做了一些事情。”

那时的她绝不会料到,弗洛伊德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是因为全世界都看到了一段他被警察用膝盖压在脖子上,慢慢窒息而死的视频。

综合《纽约时报》《卫报》报道,2020年5月25日,美国警察德里克·肖文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跪杀”非裔公民弗洛伊德。一个名叫达内拉·弗雷泽的非裔少年勇敢地拍下了近9分钟的视频,记录下这一过程,也让一次常见的警察暴力致死事件变成了美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

如今,这个震惊全美乃至全世界的事件已过去两年多。《华盛顿邮报》的两名非裔记者罗伯特·塞缪尔斯和托卢斯·奥洛伦尼帕通过数百次采访,共同撰写了《他叫乔治·弗洛伊德》一书,试图以弗洛伊德的人生为载体,探讨当今美国的核心矛盾之一:种族主义。

“弗洛伊德和他家人的故事,是400年来黑人经历的种种创伤的缩影。”作者在书中指出,“我们记录了弗洛伊德作为美国黑人的‘窒息’,而这种‘窒息’早在警察的膝盖压在他脖子上之前很久就开始了。”

1973年弗洛伊德出生时,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虽然刚被废除,却开始演变成一种更持久、更隐蔽的系统性种族主义。

他的曾祖父曾是被奴役的黑人农民,后来变成了富有的地主,但其财富很快被白人剥夺。祖父母成为佃农,在一家由无良白人经营的烟草农场中劳作。他的母亲来自北卡罗来纳州,有12个兄弟姐妹,一直寻找着摆脱贫困的机会。他的父亲是个有抱负的音乐家,但也有酗酒和婚外情的问题。

弗洛伊德在美国最多元化的大都市之一休斯顿长大,生活在种族界限分明、经济贫困的第三区。那里的公共教育系统将非裔学生送入资金不足的学校,并促使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非裔孩子相信:体育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弗洛伊德害羞、爱思考、心地善良,很快成长为身材魁梧的高中生。然而,作者写道,他成为运动员的梦想被“同时身为黑人和穷人的残酷现实”所颠覆。

在弗洛伊德的生活中,警察无处不在。作者称,从童年时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警察“总是在骚扰、逮捕和威胁他”。他总共被拘留了20多次,其中至少有5名警察后来被指控违反了相关法律。弗洛伊德成年后几乎有1/3的时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

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弗洛伊德广场上的纪念画。(图片来源:新华社)

本书详细介绍了弗洛伊德与毒瘾的斗争。他因严重抢劫罪被判5年监禁,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无罪。书中展示了一个并不完美的人,不得不对消逝的梦想妥协,肌肉发达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与痛苦、焦虑、幽闭恐惧症和抑郁症作斗争的温柔灵魂。

两名作者还仔细研究了弗洛伊德的母亲在他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弗洛伊德继承了她那颗宽厚而坚韧的心,这在他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既是优势,也是劣势。“我爱你”是他最爱说的一句话,许多朋友和家人都毫不犹豫地表示,这是弗洛伊德对他们说的最后一句话。他用这句话来结束通话,在短信里用大写字母拼写这三个词。

为了更全面地讲述弗洛伊德的故事,作者试着挖掘美国刑事司法和教育系统中种族主义的结构性根源。通过关注这种结构性种族主义系统的不同分支,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到弗洛伊德生命中最后的屈辱——曾经虐待过嫌疑人的白人警察肖文随意地结束了他的生命。

弗洛伊德痛苦挣扎的最后几分钟——为活命而苦苦哀求,呼唤刚刚去世的母亲,求警察让他呼吸——对他来说可能并不意外,因为他一生中都在担心自己被警察攻击、殴打,甚至被枪杀。

作者称,弗洛伊德在死后完成了他生前迫切想要实现的目标:改变世界。他的死确实“撼动了整个世界”。他的名字被总统、总理和教皇提及。他的形象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涂鸦壁画和博物馆中。国会议员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旨在解决美国种族主义弊端的改革法案。

他的名字成为一场运动的集结号,宣布像他这样的生命很重要。生活在郊区的白人母亲与贫穷的非裔男孩一起上街游行,要求国家平等对待他们。他们一起喊:“说出他的名字!”然后用愤怒、沮丧和坚决的声音共同回答:“乔治·弗洛伊德!”

在书的末尾,作者指出:“乔治·弗洛伊德带来的那个夏天并没有彻底消除美国的系统性种族主义。”确实如此。但那场运动让整个国家开始承认这个导致美国历史上最大社会运动的结构性问题。仅凭这一点,乔治·弗洛伊德的一生不但值得被记住,而且值得被尊重。

(编辑:唐快哉)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