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巴黎地铁官宣重大改革!不再因“乘客身体不适”理由停车

【欧洲时报开心妹报道】巴黎的交通,相信体会过的小伙伴都深有感触,那是叫一个“令人头大”啊。

就拿地铁来说吧,暂且不提脏乱差的卫生状况和角落里隐隐散发的味道,拥挤和晚点也是让不少通勤人骂骂咧咧……

据预估,今夏有超过1000万名观众将为了看比赛来到巴黎,因此交通成为奥运筹备工作的关键之一,主办方希望能为所有前去比赛场馆的观众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

这不,最近为了准备今年夏天的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法兰西岛交通局(IDFM,Ile-de-France Mobilité)终于行动起来,官宣了一系列新规定。

具体会有哪些改革措施呢?咱还得听听IDFM主席——Valérie Pécresse怎么说。

不再因“乘客身体不适”理由停止列车?

“如果在地铁车厢内有乘客感到不适,地铁将不再有义务停车等待救援。”2月27日,Valérie Pécresse在做客BFM Business节目时提到,这是她“期待已久的决定”。据BFMTV报道,这项新规定将在今年6月实施。

推特截图。(图片来源:twitter@BFM Bussiness)

现行的规定是,当有乘客在巴黎地铁里晕倒时,处理方法不是将他们带出车厢,而是将乘客安置在车厢地板上,让列车停止运行,直到救援人员到来。

地铁一景。(图片来源:AFP)

回顾过往,一到夏天,巴黎地铁车厢内那简直就是火炉!如果遇上最热最挤的下班高峰期,因高温晕倒而晕倒的上班族不在少数。这样一来,乘客们面临的只有无尽的延误和漫长的等待……

“Sur les malaises voyageurs,nous avons une doctrine qui est absurde。”就连Pécresse女士本人也承认,这是一项“荒谬的政策”。

新规一出,意味着地铁上身体不适的乘客将会被送往服务站点,从而不再继续影响列车的运行。

不过,这一“变”,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首先,医疗急救服务方面(SAMU)表示支持这一变化。

新规定要求“地铁员工或在场乘客在专业医疗团队到达之前,将身体不适者直接送往站台。”就这一项措施,法国总工会巴黎大众运输公司分会(CGT-RATP)则投了反对票。

工作人员若没有经过专门的急救培训,转移乘客给其带来的生命危险是不是更大呢?地铁工作人员的责任变得更重,他们必须评估病人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巴黎地铁司机主要工会FO-RATP也持同样观点,“不惜一切代价将病人送上站台,意味着给工作人员任务的作了重新定位,这是令人焦虑的、非人性的。”

该规定有可能使地铁的工作人员承担负刑事责任的风险。FO-RATP甚至还cue到了Valérie Pécresse:“如果病人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或因此死亡,被警方拘留的肯定不是Pécresse女士!”

这一规定最终实施情况如何,目前尚不得而知。IDFM并未明确说明该新规是否具有强制性,但已表示RATP和SNCF的工作人员将与医疗急救服务部门一同接受培训,以达到“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患病乘客带离车厢”的目的。

“汪汪队”出动?

巴黎地铁延误的另一大“元凶”是可疑包裹,任何被遗忘在角落的包裹都会引发安全检查。

在2023年内,RER B线路上有360个包裹被遗弃,几乎每天一个。RATP主席Jean Castex指出,可疑包裹的“泛滥”影响了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行。

在其他一些国家,被遗弃的或可疑的包裹在接受检查之前,会被带出列车并放置在站台上。然而受法国目前正实施Vigipirate计划(即“反恐安全”计划)限制,该措施在巴黎地铁行不通。

Valérie Pécresse表示,会派遣警犬队来嗅出包裹的气味,以便在10-15分钟内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列车长时间停运。除“汪汪队”之外,还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摄像头定位包裹,尽可能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

专门APP上线!

尝试过数字地图APP的朋友们都知道有多好实用!IDFM宣布,将于2024年4月起投入使用“2024年巴黎公共交通”(Transports publics Paris2024)APP。该应用程序将提供参考出行计划,为旅客指示最短的、最不拥堵的、最舒适的路线。

行人查看该APP。(图片来源:banquedesterritoires.fr)

话说回来,以上改革确实是在为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做准备。但民众更关心的是——这次到底是不是又“画饼”了呢?

早在2017年,巴黎奥运会的申办方案里就曾承诺“为所有持票观众提供免费公共交通”。到了2023年底,说法又变了:巴黎所在的法兰西岛大区议会主席宣布,巴黎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巴黎的地铁票价格将进行大幅度调整,在目前的价格的基础上接近翻倍。

原来“免费乘车”的香饽饽不见了,换来的还是几乎翻倍的价格……这显然不是令人满意的局面。

奥运当前,法国轨道交通仍面临运营不善、人手不足等问题,留给各方各部门的时间不多了。

地铁改革究竟效果如何,让我们边走边瞧吧……

欧洲时报法国版微信公众号:francezone

(编辑:冀果)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