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幼儿园小学试开“同理心课” 改善校园气氛

【欧洲时报来米编译】据BFMTV报道,从1月8日起,法国约1200所幼儿园和小学开始尝试开设“同理心课”,改善学生与自我及他人的关系,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和改善校园气氛。从9月秋季开学开始,同理心课将在所有幼儿园和小学推广。

每周一两堂课

2023年9月底,教育部长阿塔尔在推出政府打击校园霸凌计划时曾宣布,同理心课将成为教育大纲的一部分。他解释说这是吸收了丹麦等国的经验,这些国家校园霸凌现象已经大幅减少。阿塔尔指出,同理心课要教育学生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和社交能力,掌握这些能力应该是小学基本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2023年12月,阿塔尔又介绍说,有些小学每周将上一个小时的同理心课,另一些学校每周两个小时。教育部的要求是,每周至少有一堂,最好有两堂。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学生,同理心课时间为半个小时,大一些的学生一堂课是一个小时。这样,从1月起到6月,总共将有15至30堂课。

同理心课由教师负责,不会有外部人士介入。初等教育教师去年12月接受了网络互动式培训,1月份和开春还会有两次此类培训。

积极的自我评价

教育部公布了一套教学内容,包括渐进式教育和各种特殊活动。这套教学内容还对什么是社会心理能力、什么是具有同理心的交流、什么是利他主义的行为等做出了界定,以便给教师组织同理心课是提供参考。

学生需要学习的能力包括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加对情绪的认知、学会以具有同理心的方式与人交流。教育部公布的教学内容中,还包括各种能力的训练细节,以及适合幼儿园学生和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的训练。

幼儿园学生的训练包括积极的自我评价,让学生确定自己应该感到自豪的东西,以便提高对自己的评价。比如,教师给一个正在参加某项活动的学生拍照,这项活动有一定难度,但学生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然后教师让相片上的学生向小组同学做介绍,解释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个活动很困难,以及在哪些方面自己感到很自豪。一周下来,所有学生都要做一次这样的自我介绍。

发现自己的优势

至于小学生的同理心课,教育部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素质表:学生两两配合,一起用彩色笔在一个表格上至少勾画出自己认为具有的三种素质,并一起讨论。

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写一些句子说明自己拥有的素质,并解释理由。在进行集体交流时,学生可以自愿发言,解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素质。

教育部提供的教学内容还包括一个强项纸牌游戏,帮助学生确认自己的强项、让学生更自信,同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强项为小组服务。每个学生要找出一个到三个强项,就是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仅不感到困难,而且喜欢做。然后,学生们在一个板报上自己名字下方写上自认的强项。

认识不同的情绪

在促进学生对情绪的认知方面,教育部提出了一个渐进过程。在幼儿园,教师要让学生在一本画册或一套纸牌中找出一个高兴、快乐的人的形象。随后,学生分组解释哪些迹象表明人物很高兴。这个游戏还可以改为找出害怕和愤怒的人的形象。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要自己一个人制定一个情绪表,写上自己知道的情绪,然后把不同情绪的名称写好贴在一个大表格上,与类似情绪贴在一起,最终归纳出7种基本情绪:高兴、爱、害怕、愤怒、悲伤、厌恶和惊讶。然后,学生分组模仿这些情绪。

评估与推广

上述1200所幼儿园和小学同理心课试验将接受评估。首先是评估同理心课对校园气氛的影响,比如校园霸凌现象有没有减少、学生在做什么事情时是否会征得别人的同意等;随后才会评估较长时段的影响,比如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有普遍提高。

评估工作将在4、5、6月进行,提供给教学大纲制定委员会,后者将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同理心课教学时间及方法做出统一要求。到今年9月秋季开学时,同理心课将按教育部计划在全国的幼儿园和小学推广开来。

(编辑:冬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