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查理周刊》恐袭8年后,背后极端组织扬言“炸巴黎政府部门”

【欧洲时报冀果、夏洛特、清清编译报道】《费加罗报》14日获悉,伊斯兰极端主义“基地组织”(Al-Qda)通过内部杂志《战斗之声》(Sada al-Malahim)威胁法国和瑞典,“只有当法国巴黎政府某个部遇袭、瑞典大使馆被后被炸毁后(他们)才明白……他们认为(我们)战士们的手触不到他们国家吗?”

极端组织威胁法国和瑞典

曾声称对2015年巴黎《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事件承责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基地组织”(Al-Qaeda)阿拉伯半岛基地分支组织(AQAP)在最近一期的内部杂志《战斗之声》(Sada al-Malahim)中威胁称,“袭击法国某个部级政府部门”“摧毁一座瑞典大使馆”,并配上一张“一名蒙面男子手拿步枪、两名法国警察相拥哭泣”的图片。

极端组织威胁法国和瑞典。(图片来源:社交媒体X平台截图)

很显然,此次恐怖威胁明确指向法国和瑞典。这个主要活跃在也门的极端组织认为,瑞典在发生一系列焚烧亵渎《古兰经》事件后,带领欧盟国家打击伊斯兰教、穆斯林国家,并与法国、丹麦等其他国家争相反对真主以及信使者(messager)。

“瑞典、法国以及其他国家反对真主……并不只是抽象的语言。他们不懂对话和交流的语言……他们不理解也不重视,直到听到‘瑞典大使馆遭遇强烈爆炸后被炸毁’或者‘巴黎某个部级政府部门遭武装袭击’之类的消息”。

对此,法国内政部在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拒绝做出回应。而在此前的5月,尤其是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临近,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Gérald Darmanin)曾警告说,欧洲的恐怖威胁即将卷土重来,他已要求美国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之前加强合作。

恐怖主义分析中心主席布里萨德(Jean-Charles Brisard)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威胁说明恐怖主义持续存在,并且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地背景情况决定的,例如:学校禁止穿罩袍”。他还补充说,在阿富汗、叙利亚与伊拉克接壤的边境地带、萨赫勒、也门地区,极端组织“基地组织”、“伊斯兰国”正在恢复威胁性。

法国因禁止学生穿罩袍遭内外双重威胁

8月末,法国政府以政教分离原则为由,禁止学生穿这种有着明显宗教标志的服装,法国穆斯林社区对此有不同意见;正如恐怖主义分析中心主席布里萨德所说,这也可能是极端组织此次“关注”法国的原因。

据教育部长的指令,9月开学时穿罩袍/长袍来的学生将不能进入课室,但仍能得到“学校接待”,并由校方向他们“解释禁令的意义所在”。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强调,政府在这个关系世俗主义原则的问题上“绝不让步”。他表示,“我们知道会有违规的情况出现……有些或许只出于一时疏忽,但相当一部分是想要挑战共和价值。我们决不能妥协。”

在各方严密布防下,4日开学进行得比预想的要平静。博尔内总理向媒体宣布,“部分学校的一些女生还是穿着abaya罩袍来上学”。“有些女生同意脱掉;至于其他人,我们将与她们开展教育谈话,令她们明白这是法律所规定……”

但7日早上,克莱蒙费朗市(Clermont-Ferrand)Ambroise-Brugière高中一名女生仍穿着罩袍上学且拒绝按要求脱掉罩袍,她也因此被禁止进入学校。几分钟之后,女生的父亲在得知女儿被学校以“违令穿着罩袍”为由拒之门外后,向校长发出“割喉”死亡威胁。校长立即报警,当晚警方扣留了该名家长。

此外,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不少高中生分享“点子”或“教程”,称穿一些可以掩盖体型的宽松衣服来代替,既起到罩袍的作用,又不会被认为是禁装。

有些人发视频示范,把罩袍或长袍穿成日本和服(kimono)的样子,又或者以一条大众品牌的宽松长裙来代替罩袍,比如H&M、Zara或者C&A等等。甚至有高中女生沾沾自喜地展示她的宽裙子,“他们放我进去学校啦,因为我穿的不是abaya”。

瑞典因《古兰经》焚烧事件提升“恐怖威胁”级别

自今年6月起,伊拉克难民萨尔万·莫米卡(Salwan Momika)和萨尔万·纳吉姆(Salwan Najem)在瑞典策划、参与了多起焚烧、亵渎宗教典籍事件。

其中包括:6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座清真寺前焚烧《古兰经》,7月在伊拉克驻瑞典大使馆前的亵渎《古兰经》、侮辱伊拉克国旗,8月在伊朗驻瑞典大使馆前焚烧《古兰经》,9月在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的移民社区焚烧《古兰经》并引发暴力骚乱。

莫米卡和纳吉姆曾多次表示,他们希望彻底禁止《古兰经》。在多场反《古兰经》示威期间,少数反抗议者高呼“真主至大”,也有人向游行组织者投掷石块,气氛紧张。同时,这也引发了穆斯林国家的强烈反应。

今年8月上半月,英国和美国警告其国民不要前往瑞典。英国外交部在其8月13日的警告中解释道,瑞典很有可能发生袭击事件,其安全当局已挫败了多起袭击企图。中国驻瑞典使馆也提醒,中国公民关注瑞典当前安全形势变化,提高安全意识,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

随后,8月17日,瑞典自2016年以来首次宣布将该国恐怖主义威胁等级从3级提升至4级(最高为5级,4级代表“高威胁”),并称这一决定是基于瑞典安全形势不断恶化而作出的综合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判断。

2016年,瑞典接纳了大量难民。在2015年11月巴黎发生恐怖袭击后不久,瑞典当局就执行了该级别。当时,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曾号召在欧洲发动袭击。

目前,瑞典政府正在寻求法律手段限制近日来愈演愈烈的《古兰经》焚烧事件,以缓和与伊斯兰国家的紧张关系。但同时,政府也强调该国宪法维护集会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