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靖树报道】7月14日,法国国庆阅兵在凯旋门至协和广场之间的香榭丽舍大道进行。香街沿路的多个地铁站照例从早晨5点半起关闭。从清晨起,Porte maillot通向星形广场方向的大道就可看见多辆军车载着士兵驶往凯旋门,通向后者的多个大道也有士兵驻守,请行人与车辆绕行。
星形广场是阅兵式的“始发站”,不少即将参加阅兵式的士兵提前合影留念。实际上,自二战结束至1980年,国庆活动地点交替在香街、文森大道及巴士底广场和共和国广场之间的林荫大道进行。直到1980年,典礼才最终定在香街举行。不过,2024年国庆地点又将因奥运而改至民族广场与文森之间的大道举行。
展现法国“士气”
欧时记者在凯旋门下采访了莱昂内尔上尉,他在负责参与阅兵机动部队训练的布雷蒂尼(Brétigny-sur-Orge)基地担任新闻中心副主任。莱昂内尔上尉表示,这是他第二次参加国庆阅兵,第一次是在2017年,当时他还是名中尉。
莱昂内尔上尉表示,“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参与阅兵,因为能“真正与法国民众面对面接触”:“在阅兵式上,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作为军人的承诺和使命,因为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法国民众的目光:在场就有约25000民众,除此之外,还有500到1000万法国人会通过电视观看阅兵式。在这一刻,我们充分体会到所做出承诺的意义”。
清晨,即将参与阅兵的装甲部队在凯旋门脚下集结。(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当欧时记者提到今年阅兵的主题“士气”(Nos forces morales)时,莱昂内尔上尉认为这是在回顾法国军队的价值观——“韧性、勇气、战友情谊和承诺”:“一名士兵必须具备韧性、勇气、博爱,与战友的凝聚力,因为我们一起训练、战斗、生活。承诺的意义是,每天都记住我们为法国的利益而战斗”。
被问及今年参与阅兵的新装备时,莱昂内尔介绍道,法国陆军一直在实施装备现代化,去年已经有“狮鹫”(Le Griffon,多功能装甲车),今年有“美洲虎”,另外这次阅兵的明星可称得上是轻型多用途装甲车“薮猫”(Serval):“这辆新型装甲运兵车拥有更好的速度和舒适度,也可看作共和国总统、法国军队几年来所追求现代化的一个代表”。事实上,薮猫也首次参与了陆军的“蝎子”计划。
最后,谈到二战抵抗运动80周年纪念,他表示“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法国军队历史的标志,甚至是法国历史的标志”:“没有抵抗运动,我们永远不可能赢得二战。许多像让·穆兰(Jean Moulin)这样的杰出抵抗者牺牲了性命,为今天的人们争取自由生活的权利,所以对军队来说,纪念各种形式的抵抗运动是至关重要的”。


在阅兵式上,多类装甲车悉数登场。(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在法国国庆阅兵式上,部分先进武器装备首次亮相,其中包括轻型薮猫装甲车、空客公司生产的H160直升机、阵风F4战斗机。此外,在俄乌战争中,法国向乌克兰援助的凯撒车载自行榴弹炮、AMX10RC装甲车、Samp-T防空导弹也依次亮相。
F-16战隼战斗机。(图片来源:TF1视频截图)
在飞行编队接受检阅期间,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飞机(AWACS)、台风战斗机、F-16战隼战斗机展示了欧洲国家的领空防御能力。目前,这些飞机与在法国生产的幻影2000战斗机、阵风战斗机等已形成竞争关系。
凯撒车载自行榴弹炮参加法国国庆阅兵式。(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巴黎军政长官阿巴德(Christophe Abad)表示,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战争重回欧洲大陆,这次阅兵式的目的之一就是“回顾”法国与“盟友们的战略团结”。
“为什么是印度?”,“为什么是莫迪?”
在此前阅兵仪式的吹风会上,法国总统府就强调,印度是7月14日的主宾国,今年法国将与印度一起庆祝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5周年。
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于周四抵达巴黎,对法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在被授予法国大十字荣誉军团勋章之后,他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同出席阅兵式。这是莫迪第四次、也是马克龙任期内的第3次访法。
马克龙以拥抱欢迎莫迪出席阅兵式。(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按照传统,阅兵式最先出场的是荣誉嘉宾国的军队代表方阵,因此,240名代表印度三军的仪仗队伴随着印度军乐率先出场。
印度军队手举高过头顶的姿势颇具特色。法国刚刚向印度出售的26架阵风战斗机中,3架也参与了阅兵。(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据法媒报道,虽然法国邀请一国元首参加国庆阅兵式是传统,但此前仍有舆论提出疑问:“为什么是印度?”以及“为什么是莫迪?”莫迪还经常受到西方非政府组织批评。
事实上,总统亚洲、大洋洲和美洲顾问瓦利德·福克(Walid FOUQUE)曾在阅兵仪式吹风会上强调了与印度在工业、国防方面的紧密联系:除了上述提到的阵风战机,法国参与了印度潜艇建造,并且在太空、卫星、能源等战略领域有合作。
此外,鉴于印度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必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以在重大全球问题上取得成果。为了能推进这种伙伴关系,法国在商业和教育领域推出新的举措来加强两国交流,例如马克龙在2018年首次访问期间设定了2025年印度学生达20000名的目标,印度的法语学习者数量也接近60万。法国寻求国家间关系的多样性与新的合作途径。
阅兵结束后,马克龙和莫迪道别。(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梁家铭 摄)
今年亮点
上午9时30分,将领对部队进行检阅。
军乐队以传统法国军乐《在战场上》和《马赛曲》迎接总统马克龙的到来:
马克龙抵达现场。(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10点15分,共和国卫队第一和第二步兵团向总统致敬。
空中阅兵于上午10点33分开始。“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队”的九架阿尔法喷气机将巴黎的天空染成了蓝白红三色。
2023年法国国庆阅兵共有6500人参加,其中5100人徒步参与阅兵。包括外国飞机在内的66架飞机、28架直升机、157辆汽车、62辆摩托车、共和国卫队的200匹马以及86条警犬参加了阅兵。
训练有素的军犬参与游行。(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总理博尔内在阅兵式前抽电子烟的画面自然没有逃过媒体的镜头。值得一提的是,博尔内曾作为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阅兵方队的成员参加过国庆阅兵式: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阅兵方队。(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现场人气最旺的当属消防员和消防车阵列,每次都赢得了人群热烈的掌声。
外籍军团以独特的服装和与众不同的行进速度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据悉外籍军团步速为每分钟88步,其他法国部队为120步。并且不少人蓄着大胡子、肩扛斧子,寓意士兵还要担任战斗之外的其他任务。
外籍军团方队。(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总统私人阅兵参谋部副参谋长让·勒罗赫(Jean LE ROCH)在总统府吹风会时提到,此次阅兵式也重在凸显年轻军人的角色,特别是三军国防军校的成员,例如慕斯海军学校(Ecole des mousses),圣特空军技术学校。不仅如此,部分来自非洲军事高中的成员也受到表彰,并与法国军校一起接受检阅。
除法国军队外,近十五个和法国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共同进行军事行动(如德国、加拿大)的国家也参加了阅兵式,并且后者还与法国组成一支由80名音乐家组成的合唱团,为此次阅兵“伴奏”。
骑兵方阵出场。(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由200多名顶级运动员组成的若恩维利(Joinville)营也首次亮相。值得一提的是,私营公司雇员也首次参加国庆阅兵:作为法国军队的预备役成员,49名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员工参与了此次阅兵。
最后,致敬抵抗运动纪念奖章80周年及全国抵抗委员会成立的活动为阅兵式划下句号。
此次马克龙没有选择在7月14日发表国庆演讲。《马赛曲》一曲终了,盛大的阅兵式结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仍久久地停留于嘉宾席,与SNU志愿者、受伤军人、烈士家属以及各界人士交谈,并且在离去前不忘与停留在香街的民众交流。总统所到之处皆围得水泄不通。由于安全规定,在媒体看台的人员不能在总统离开前退场,这也是为何记者们因总统的热情而“滞留”了1个多小时。
2023年法国国庆阅兵式期间,一名法国摩托骑警向伴侣求婚。(图片来源:推特截图)
阅兵结束后,一个人的到来引发了观众席的极大热情,来自SNU(即Service national universel,接受过一个月普遍兵役)的青少年志愿们更是激动地与其击掌、合照——他就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Thomas Pesquet):
明星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Thomas Pesquet)。(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靖树 摄)
阅兵结束后,总统夫妇走向人群。(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梁家铭 摄)
一个小“细节”是,此次所有参与阅兵者都佩戴了“法国矢车菊”的小胸章:这其实是项源自一战的“发明”,公众借此以表达对因保家卫国牺牲或伤残者及其家属的支持和捐助。
“法国矢车菊”的小胸章。(图片来源:法国国防部官网图)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