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7月13日夏莹编译】法籍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于11日下午在巴黎逝世,享年94岁。他在巴黎居住多年,一生都与法国保持着特殊的关系。从1975年起,他一直生活在法国,直到去世。
从雷恩到巴黎
法国新闻广播电台(Franceinfo)报道,1975年夏天,米兰·昆德拉和他的妻子薇拉(Vera)乘车离开了捷克斯洛伐克。据《世界报》报道,他们当时获准在法国停留“730天”,但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一生。
首先是在雷恩(Rennes)。米兰·昆德拉在那里成为了一名大学电影讲师。然后是在巴黎,“他的第二故乡”,在那里,法国诗人路易·阿拉贡(Louis Aragon)和克劳德·罗伊(Claude Roy)将他介绍给了知识圈子。他的小说随后被翻译,并由伽利玛出版社(Gallimard)出版。
1979年,米兰·昆德拉被剥夺捷克国籍。1981年,在密特朗的帮助下,他加入了法国国籍。
1980年,作为《阅读的狂怒》(La Rage de lire)节目的嘉宾,这位小说家描述了他是如何轻松地在法国定居的。在布拉格长大,米兰·昆德拉在童年时就已经发现了法国文学的经典。“对我来说,法国文化是我非常熟悉的东西……在法国,我一点也不觉得格格不入。”直到2019年,他才重新获得捷克国籍。
法语成“第二母语”
1984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de l’être)一书将他推上了法国文坛的前沿。
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普·考夫曼(Philippe Kaufman)和法国剧作家让-克洛德·卡里耶尔(Jean-Claude Carrière)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1993年,米兰·昆德拉的创作出现了重大转折:从那时起,他开始用法语创作小说,法语也成为对其作品翻译的参考语言。到2023年,他的知名作品已达16部之多,被译成80多种语言。
几年后,2011年,米兰·昆德拉入选“七星文库”,成为在世入选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收录在两部作品集中。
2021年,《世界报》资深记者阿丽亚娜·切明(Ariane Chemin)出版了《寻找米兰·昆德拉》。她经常在巴黎街头偶遇这位小说家和他的妻子,因此决定追溯这位文学家的生活,从他在布拉格的童年到他在巴黎的生活,包括他在勒图凯的假期。
(编辑: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