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里尔医院组织公益培训 教授如何陪伴临终亲人

【欧洲时报夏洛特编译】法新社14日报道,近日,里尔医院开展了一场“最后救助”(derniers secours)培训课程,医生和志愿人员提供了陪伴临终亲人的建议,教给民众如何和亲人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以及减轻痛楚等。组织者希望,这类公益培训能像急救课程(premier secours)那样被普及。

这个课程由里尔Saint-Vincent-de-Paul医院主管医生丹妮勒(Marie Danel)和一名临终关怀服务志愿者主持。十多人参加了6个小时的培训。

丹妮勒医生解释说,“临终关怀不仅仅是医疗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事情”。

这种课程在20多个国家都已存在。在法国陪伴与临终关怀协会(Sfap)的支持下,丹妮勒医生正在全国积极推广“最后救助”项目,其医院所在的北部大区是先行试点。参加者都曾经、或正在经历亲人走向生命的尽头。在这里,他们有了抒发情绪的机会。

在导语里,丹妮勒医生明确表示,当天的主题不是安乐死——虽然这是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不过,她也可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的经验是,当人们获得良好陪伴时,很少有人会提出或坚持要安乐死。”

她和Sfap的立场一致,反对医护参与安乐死的实施,而呼吁全民享有姑息治疗(soins palliatifs)权利。

课程谈论心理、实践和法律层面的问题,比如由末期病人指定其信任之人担当医疗团队的主要联络者,起草遗愿书等。

“见证亲人离世,很多时候也是在经历无能为力的痛苦,”因此,丹妮勒和另外一名导师玛丽-马德莱娜(Marie-Madeleine)一起介绍了为临终者减缓痛楚的简单方法。比如,在他们的额头或手掌心轻轻按摩,或者用水或果汁湿润口腔——临终者通常会遭受喉干的煎熬。

医生建议,通风的房间、舒服的姿势、安静的环境以及亲人的聆听,这些都能为病人带来安慰作用,有可能遏止“不顾一切只想解脱”的念头。

医生强调,临终者在最后时刻发出的喘息声“并不是难受的表现”,但假如这对于陪伴人来说太过煎熬,“那就需要请别人来接替自己。”

曾经陪伴母亲离去的玛丽翁(Marion)表示,通过课程,她明白到自己此前处于焦虑之中,无法保持平和的态度对待临终者,“下一次,我会变得更坚强。”

丹妮勒还希望,将来这种课程能被融入到学校培训中去,就像急救培训一样。

(编辑:冬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