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诅咒论”再应验?2023年欧洲歌唱大赛法国再度败北

【欧洲时报5月15日夏莹编译】瑞典歌手罗琳(Loreen)在英国利物浦举办的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决赛中夺魁,同时让瑞典赢得第7座欧歌赛的冠军奖杯。共26个国家参加了第67届欧洲歌唱大赛的决赛,总是被“诅咒”的法国仅获得了第16名。

综合法新社、L'Internaute报道,自1977年玛丽·米利亚姆(Marie Myriam)以来,法国再未赢得过欧洲歌唱大赛。

为什么说法国被“诅咒”?因为除了表演问题,法国候选人还多次遭遇运气不佳。

早在1974年,当冉冉升起的歌手达尼(Dani)以她的歌曲《25岁的生活》拥有无限可能时,蓬皮杜的葬礼在决赛同日举行,因此法国退出了比赛。

1991则是另一场灾难:阿米娜(Amina)以她的歌曲《最后一个发言的人是对》大放异彩,但与冠军失之交臂,因为她与瑞典代表歌手的成绩不分伯仲。但赢家只有一个,评委对数据和规则分析后最终选择了瑞典。

更令人惊讶的是,1999年,代表法国的歌手娜雅(Nayah)一经入选就引发了争议,但她还是坚持到了比赛中,只是排名垫底,排在第19位。这次的原因是:这位歌手属于一个信仰世界末日的宗教教派。

一些粉丝已经对这种“诅咒论”深信不疑。决赛前,有明显迹象表明,法国将失去2023年欧洲歌唱大赛的奖杯。

首先,博彩公司不相信此次代表法国参赛的歌手拉扎拉(La Zarra)会获胜。5月11日,下注者估计这位讲法语的候选人有4%的机会获胜,这个数字几天来一直在下降,远远落后于最受欢迎的瑞典,后者的获胜率在同一时间被估计为49%。尽管博彩公司的预测有时并不准确,但他们曾完美地预测了乌克兰在2022年、意大利在2021年和荷兰在2019年的胜利。

此外,一些观察家认为,拉扎拉将在上半场出现的顺序也是一个不利因素。欧歌赛的观众会更容易把票投给最后看到的表演,也就是在晚会结束时的表演。然而,也有一些反例,如2019年来自荷兰的邓肯·劳伦斯(Duncan Laurence)的胜利。另一方面,几年前,人们认为在观众注意力饱满的情况下,先上场更好。

有些人还会指出政治在大赛裁决中的分量。去年,除了Kalush乐队广受好评的表演,对饱受战争摧残的乌克兰的同情无疑促成了该国的胜利,而相反,法国则长期饱受敌意,这不利于从其他国家获得分数。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