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靖树编译】5月1日,正在审查法国人权状况的联合国就攻击移民、种族定性、警察暴力等方面对法国提出批评。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花了三个多小时讨论法国的人权状况。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和突尼斯,都呼吁法国加大打击暴力和种族歧视的力度。
例如,美国代表比林斯利(Kelly Billingsley)说:“我们建议法国加强努力,打击由反犹太主义和反穆斯林等宗教仇恨引发的犯罪和暴力威胁。”中国代表表示法国“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有所增加”,并呼吁法国停止“侵犯移民权利的措施”。此外,巴西和日本代表均批评“警察部队进行种族定性”,南非呼吁法国政府“采取措施,确保警方以外的机构对所有涉及警察种族主义事件进行公正调查”。
率领法国代表团的性别平等、多样性及机会平等事务部长罗姆(Isabelle Rome)并没有直接回应每一个批评,但将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比作“共和国的毒药”。
瑞典、挪威和丹麦等代表也强调了执法行动中的警察暴力行为。列支敦士登呼吁对这些过激行为展开独立调查,卢森堡要求法国“重新考虑其维持公共秩序的政策,而马来西亚则要求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
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也借机对法国警察暴力行为大加指责。俄罗斯代表苏卡切娃(Kristina Sukacheva)表示:“我们对驱散平和示威公民的严厉、有时甚至暴力的措施感到担忧。”
在法国本土,近几个月来对反对退休改革的示威者过度使用武力的批评成倍增加。在法国代表团的回应会议上,内政部法律顾问巴利姆(Sabrine Balim)辩称,“警察使用武力是受到严格框架规定和控制的,一旦出现不当行为,警察就会受到制裁”。
此外巴利姆提醒,警察有义务佩戴个人标识号码,“以确保其行为的能见度和可追溯性”。虽然实际上这项规定并不总是被遵循,但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佩戴该标识。
不仅如此,一些国家还敦促法国支持捍卫女性权利,其中如西班牙和英国强调家庭暴力的现象。
另外一些国家则强调要捍卫穆斯林女性的权利,例如马来西亚呼吁法国“迅速”修改禁止她们在公共场所戴面纱的法律。
体育在讨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斯洛伐克要求“奥动会引入的监督措施必须尊重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上个月由法国议会投票通过的相关法案包含了重要的安全相关规定,包括使用智能视频监控这一手段,而这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萨摩亚祝愿法国“在即将举行的橄榄球世界杯上取得圆满成功”,但也要求法国政府“批准联合国于2017年通过的《禁止核武器条约》”。
(编辑:冬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