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报告:法国急需重建军备弹药库存

【欧洲时报2月17日贾言编译】法国议会的一份报告批评政府,多年来一直将军备弹药库存作为“预算调整中的一个变量”来管理。

法国《观点周刊》(Le Point)援引法新社报道,根据一份议会报告的结论,为了应对乌克兰冲突以及在世界秩序上的争议所带来的挑战,法国必须尽快重建军备弹药库存,并重新调整其在这一方面的战略。

根据两位报告作者:中间党派“民主运动”(Modem)籍国会议员(Pyrénées-Atlantique地区)文森特·布鲁(Vincent Bru)和极右翼的国民联盟籍(RN)议员(Aude地区)朱利安·兰库勒(Julien Rancoule)的说法,柏林墙倒塌后,经历了数十年的和平,军备弹药已经成为“预算调整中的一个变量”,如今,必须制定同时以形势紧迫以及应对未来挑战为指导方针的政策。

毕竟弹药的生产所需时间长,而且又会很快消耗殆尽。报告认为,“在经历了多年的短缺甚至损失之后,目前的情况引发重建库存的紧迫感”,并呼吁“应对长期战略提前做准备”。这项任务非常复杂,因为不仅涉及突击步枪子弹、中程炮弹,而且还有制导导弹。报告甚至还将目前的状况与新冠疫情危机暴发时遭遇的口罩危机进行了比较。

报告写道,口罩短缺“凸显了过去十年所倾向的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即以最低限度库存的供应模式来取代长期库存”。

然而,军备库存有助于法国应对其总参谋部自2010年代以来就预期的“高损耗率、高强度的战争”(主要是国家间战争)。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就是这种高强度战争的一个典型,事实上,这也证实了大国之间再次爆发冲突,交战方使用大量的弹药。法国与其北约盟国一样,自一年来,一直在满足基辅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也要保障足够的作战储备以应对可能遭到的直接攻击。

“不可或缺的互补性”

对于未来,该报告提出了三种冲突假设:北约参与的一场大战;法国将“自动”成为参战国的一场仅限于欧洲的局部战争;或担心在印太地区与中国发生对抗,从而引发海外领土收到攻击。三种假想需要三种策略应对,也引发需要在“对抗性与科技”之间做出权衡的疑问。换句话说,是要在战场上可维修的简单但坚固的装备与高效但配备众多电子器件并因此容易迅速受损的复杂装备之间做出选择。

乌克兰冲突也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看法,特别是前苏联红军的战略,其有能力承受重大损失,以便用消耗战击败对手。作者认为,这一典型的例子说明了“不应陷入在高消耗与高科技之间左右为难,而是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或缺的互补性”,同时强调,乌克兰方面就有“大量非常老旧系统与为数不多的其他更现代系统”并存。

报告因此提议“推进弹药混用”,同时强调“量大”。议员们指出,关于小口径弹药,特别是因为盈利问题,法国的弹药供应大部分已被外包。

在盈利与主权两难的背景下,这一选项如今被弱化。报告人认为,“考虑到在疫情危机最严重时期,出现在机场停机坪上口罩被抢的不愉快事件,完全依赖进口是不合时宜的”。他们建议,“在法国本土回迁小口径弹药生产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选择在欧洲层面”。这一决定不仅会让法国成为生产国,而且也可能成为出口国,并会让企业因“国家定期采购而受益”。

最后,报告还针对关键原材料供应的进口问题提出警告,其中包括铝、镍、钛和钯,以及电子元件和半导体、复合材料、火药等。与此同时,有必要为因其他可能的危机会引发贸易流动减少做准备,其中包括伙伴关系减弱以及联盟破裂。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