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法国人为何“仇富”?专家:在历史和宗教里找答案

【欧洲时报2月1日秋狸编译】养老金改革近日引发广泛争议,越来越多反富言论频见报端。1月17日,法国绿党新任总书记玛丽娜·冬德利耶(Marine Tondelier)说,她想要一个“没有亿万富翁的法国”,并称非常富有的人是“吸血鬼”;次日,法国总工会秘书长菲利普·马丁内斯(Philippe Martinez)建议电工和燃气工人应该去“看看亿万富翁的美丽房产”并“切断他们的电力”;1月28日,在一次政治集会上,“不屈法国”党首让-吕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表示,“富人应对穷人的不幸负责”……

这种法国式的“仇富”情绪根源在何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家奥利维尔·加兰德(Olivier Galland)接受法国《观点报》采访时做出分析,现摘编如下:

加兰德指出,法国近日确实存在着雪崩式的反富言论。无论是梅朗雄称LVMH集团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尔诺为“寄生虫”,还是国会议员马尼埃尔·邦帕尔(Manuel Bompard)声称在法国成为亿万富翁是“不道德的”,这些言论都表明,财富已经被部分政治阶层打上了“不道德的”的标签。

在法国,人们对最富有的人有一种特别的报复心理。比如原油巨头道达尔的首席执行官潘彦磊(Patrick Pouyanné)几乎受到了民众的一致憎恨。加兰德说,这种恨意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天主教的起源。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没有人能够侍奉两个主……你不能同时侍奉神和玛门。”这里所说的“玛门(Mammon)”意思就是物质财富、金钱。

中世纪也造成了影响。在那几百年中,法国社会宗教氛围浓厚,主导思想领域的教会强烈谴责高利贷行为,不劳而获被认为是不道德、不公正的。

加兰德说,还有两个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富人的观点。

首先,1789年法国革命滋生了雅各宾派文化,富人由此从罪人变身为政治敌人,并延伸到所有有权势的人都该被绞死。随后,马克思主义对法国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极左派许多言论以此为基础,将工作高举为创造财富的唯一途径,并谴责资本家,指责他们不劳而获,偷窃工人的劳动成果。加兰德指出,这种不是基于经济而是基于道德主义的观点实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令人想起教会对富人的道德谴责。

加兰德还指出,在具有新教文化的国家,如瑞典或丹麦,这种对富裕阶层的厌恶要弱得多。在德国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作者指出,面对被诅咒的恐惧,新教理论化了一种观念,即物质上的成功可以是神选的标志,上帝的荣耀可以通过基督教社区的集体成功彰显。这使得人们对于物质成功的观念大为不同。

加兰德认为,惩罚富人是没有用的。只有通过教育,穷人才能增加摆脱贫困的机会。一个没有亿万富翁的法国将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