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夏洛特综合编译】本周,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启对美国的历史性国事访问。在欧美贸易龃龉阴影笼罩之下,两国元首表达了团结“携手为自由而战”的决心。这是继2018年接受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邀请之后,马克龙第二次访美。12月1日上午,拜登在白宫草坪上以鸣响21声礼炮的方式举行官方欢迎仪式马克龙。
高规格礼遇共叙“战友情”
据法新社报道,拜登在白宫花园发表讲话时称,“美国找不到比法国更好的合作伙伴。”马克龙则回应到,“我们的共同命运,是要一起应对世界的挑战”。
报道称,马克龙访美主要是“求同存异”,与拜登一起强调传统友谊和捍卫自由的“战友情”、“共命运”、“共赢”,声称要协调对华政策,但在马克龙对美国应对通胀法的补贴政策的“申诉”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说法。
在马克龙到访前,拜登曾表示,法国是他“心目中第一个适合接待来作国事访问的国家”。
在爱丽舍宫,有人“称赞”这一“罕见礼遇”象征着“良好的法美关系”:“这是给予法国而不是任何其他欧洲国家的一个荣誉”。在访问几天前,法国总统府坚持“访问”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仪式,还要谈到几个关键议题:乌克兰战争及其影响、工业投资以及在核领域和太空领域的合作。
庞大的随行高访团中不仅有国防部长、文化部长和经济部长等政府官员,还有著名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法国首富伯纳德·阿诺特、电信大亨泽维尔·尼尔、舞蹈家本杰明·米派德、卢浮宫首任女馆长劳伦斯·德·卡赫等来自各个领域的名人,足以证明此访涉及面之广。
“法国被视为重要盟友,在军事层面具有附加值。尤其在英脱欧之后,法国在欧洲涉及包括贸易、科技等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极具影响力。”复兴党籍巴黎议员、国际关系研究员本杰明-哈达德总结道。
不过,针对马克龙受到如此高的礼遇,一些专家也做出不同分析。事实上,很难不把这次访问与澳大利亚潜艇事件联系在一起。法国国际和战略关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外交政策专家卡利姆-比塔尔也谈到了此访的“修复裂痕的维度”。
“很明显,该事件留下了痕迹,”华盛顿生活了十多年的哈达德谈到,美国人“深深地意识到他们需要一个更能自我担当、自主的欧洲”。
马克龙:《通胀削减法》损欧利美
据新华社报道,马克龙11月30日会见美国国会议员时直言,美国新出台的《通胀削减法》相关措施对欧洲企业而言“极具攻击性”,是在以损害欧洲利益的方式解决美国的问题。
马克龙启程前,法方官员放话说,马克龙打算与拜登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所含歧视性补贴措施“当面对质”。
马克龙30日应邀与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及商界领袖会面并共进午餐,其间直言美方推行《通胀削减法》的结果会是“损人利己”。
马克龙说,“不好意思,我说得如此直接。”他说,法国只是希望得到美国“对好朋友(应有)的尊重”。
马克龙当天晚些时候在法国驻美国使馆发表讲话,再次提及美国“歧视性补贴”问题,警告说这可能成为美欧关系的“症结”、进而导致“西方世界分裂”。
法新社解读,尽管白宫坚称拜登此次高规格接待马克龙,有意展示双方“热络关系”,但马克龙这些话“撕下了这次精心安排的访问表面的部分虚饰”,触及美国与欧洲联盟这对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中的“棘手问题”。
参观NASA总部强调加强太空合作
据《回声报》报道,两国选择有共识的、受欢迎的、有效的主题——太空合作作为访问的开端。马克龙11月30日参观美国宇航局总部(NASA),在法美联合建造的SWOT卫星发射前夕,两国重申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的意愿。在NASA总部,法方介绍了自己的新宇航员索菲·阿登诺女士。
法国空间研究中心和美国宇航局之间的科学合作已有60年历史。12月12日,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将把一个堪称典范的法美计划——SWOT卫星送入轨道,该计划将探测地球90%的地表水,观察海洋表面的细节。法国今年秋天加入了美国倡导的“阿耳特弥斯协定”,以更新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的原则,为美国航天局的月球载人计划做准备。法国是第二十个加入这些协定的国家。
(编辑:冬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