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男人吃肉更阳刚?法议员:不环保!哪国人无肉不欢?中国这地人最爱吃肉

【欧洲时报原野编译报道】“改变思想,让吃烧烤牛排不再是阳刚的象征。”法国绿党国会议员桑德琳·卢梭这一言论引发巨大争议。一些人认为男性的肌肉量决定了需要比女性吃更多的肉,桑德琳·卢梭的言论有挑起男女对立之嫌。不过,桑德琳·卢梭本人则解释说,自己这么说是因为女性红肉食用量比男性少两倍,而面对气候紊乱,少吃肉是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比少开车更有效。

01 “吃牛排象征阳刚”言论遭右派猛批

法国欧洲生态绿党(EELV)籍国会议员桑德琳·卢梭(Sandrine Rousseau)上周六8月27日在格勒诺布尔举行的欧洲生态绿党暑期研讨会上表示,“应该改变思想,让吃烤牛排不再是阳刚的象征”。这一言论引发“口水战”。

▲桑德琳·卢梭认为,面对气候紊乱,少吃肉是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比少开车更有效。(法新社图)

右派共和党国会议员西奥蒂(Eric Ciotti)嘲讽说“快停止这种疯言疯语吧!”同为右派女议员Nadine Morano也表示不满:“真是受够了什么事都怪我们的男孩,停止‘解构’我们的男人!卢梭快别胡言乱语了。”

极右翼议员奥杜尔(Julien Odoul)更抨击说,“自古以来,男性的肌肉量就决定了他们需要比女性吃更多的肉(蛋白质)。这不是‘男性阳刚’,这是天性。”

而左派法共总书记鲁塞尔(Fabien Roussel)则吐槽说,“决定吃多少肉的不是性别,而是钱袋子”。

不过,桑德琳·卢梭也得到了“不屈的法兰西”党籍国会议员奥坦(Clémentine Autain)的声援:“女性食用红肉量比男性少两倍,社会学研究表明在肉食消费上确实存在着极大地性别差异。”

02 “男性饮食的温室气体放量比女性多41%”

对于汹涌而来批评声,桑德琳·卢梭周一29日在LCI电视台节目上回应说,自己的话遭到断章取义:“(暑期研讨会上)提出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说服人们减少吃肉?’,我们谈了对最贫困的群体来说,肉所代表的文化和象征意义……,以及红肉被赋予的男子气概。而当我们询问法国人是否愿意减少吃肉时,表现出抵触情绪的大部分都是男性。”绿党议员还“补刀”说,“女性的红肉消费量比男性少两倍,男性饮食的温室气体放量比女性多41%”。

在被主持人问到将“吃肉和阳刚挂钩是否有挑起男女对立之嫌”时,桑德琳·卢梭吐槽说:“我受够了,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酷暑,一个林火频发、不少村镇(因干旱)不得不靠水车供水的夏天。我只不过说是时候改变肉食的社会象征意义,结果所有人都激动地大喊‘不不’,所以大家到底愿意为缓解气候紊乱具体做点什么呢?少吃肉是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比少开车更有效。”桑德琳·卢梭还强调,自己并不是100%素食者,但已将食肉量减到极少。

▲卢梭在LCI节目上。(报道截图)

此前,桑德琳·卢梭因发表“解构男性”(homme déconstruit,意识到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的男性)言论和呼吁设立“不分担家务罪”(Délit de non-partage des tâches domestiques)多次引发热议。“给我招来最多批评的就是解构、家务和烧烤这三个话题。这说明一部分男性(不是所有男性)完全拒绝思考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反省。”桑德琳·卢梭总结说。

03 学者:男性对红肉的需求是社会行为

法国电视一台(TF1)报道,法国食品安全局(Anses)的一项名为“INCA3”的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的饮食习惯确有不同,而且是从青少年时期就有了差别。研究称,除了男性比女性吃得多外,“女性吃禽类更多,而男性更偏爱其他肉类”。总的来说,女性比较喜爱酸奶、白乳酪(fromage blanc)、果泥、禽类、汤和热饮;而男性则喜欢谷物、奶酪、肉和猪肉熟食以及奶油类甜点。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生物和营养学专家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没有科学依据表明男性比女性更需要红肉提供的蛋白质。不少学者认为,男性对红肉的需求更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出于营养需要。

▲不少学者认为,男性对红肉的需求更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出于营养需要。(法新社图)

需要指出的是,“红肉象征男子气概”的说法并不是桑德琳·卢梭首创。美国人卡罗尔·亚当斯(Carol J.Adams)早在30年前就开始研究“红肉”与“男子阳刚之气”的关系,并于2016年出版《肉食的性别政治》(The Sexual Politics of Meat)一书。在法国,记者Nora Bouazzouni在2021年出版《牛排性别主义》(Steaksisme)一书中写道,“自出生起,性别(genre)标准就已渗透到饮食教育中”。

法国《人类学家杂志》(Journal des anthropologues)早前发表的一篇名为《饮食,性别的武器》(L’alimentation,arme du genre)论文指出,相比迫于社会压力更在意减肥的女性而言,男性则认为脂肪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身体的强壮”(gras viril),这让男性不那么担忧饮食。Nora Bouazzouni则表示,红肉是最具有“阳刚”象征意义的食物,吃肉就意味着吸收了动物的生命力,这体现了人对其他所有生命的统治权。

04 施瓦辛格:“真男人就吃红肉”是商家宣传

有趣的是,虽然桑德琳·卢梭“改变红肉象征阳刚”的说法遭到各方群嘲,但实际上,公认的好莱坞硬汉代表、“终结者”施瓦辛格早在前几年就发表过类似言论。

在2019年上映的纪录片《素食者联盟》中,在“牛排,这才是男人应该吃的”广告画外音中,施瓦辛格表示,“没人比我更懂这种宣传,因为我曾在这种环境下打拼过”。“这是肉制品工业的市场宣传,商家向人们贩卖‘真男人就该吃(红)肉’的思想。”施瓦辛格坦言,自己已在5年内成为一名“80%的素食者”。不过,施瓦辛格同时承认,“如果直接和人说‘别吃肉了!’,对方大概率会让你滚;所以最好和他们说‘试着减少到一周只吃一次肉,看看有什么变化’。”

05 哪国人吃肉最多?

法国《观点》(Le Point)杂志报道,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2021年全球肉类消费达到3.39亿吨,其中1.33亿吨为鸡肉、1.11亿吨猪肉、7200万吨牛肉和1600万吨羊肉。世界人均肉类消费量从1960年的20公斤增加到了目前的43公斤。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香港人均肉类消费量全球最高,达到137公斤,其次是美国124.1公斤、澳大利亚121.6公斤和阿根廷109.4公斤。人均肉类消费量最小的是印度3.8公斤、孟加拉4.04公斤和埃塞俄比亚5.4公斤。中国大陆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则为60.6公斤。

欧盟人均肉类消费量为81公斤,西班牙排名第一,人均肉类消费量高达100公斤,其次分别是葡萄牙94公斤、波兰89公斤和德国88公斤。

▲世界人均肉类消费量从1960年的20公斤增加到了目前的43公斤。(法新社图)

法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法国肉类消费较2020年略有增加(+0.7%),人均肉类消费量85.1公斤,其中猪肉31.7公斤、禽类28.6公斤、牛肉22.1公斤、羊肉2.2公斤。具体来看,牛肉占总肉类消费量的比例10年内减少了3%,从2011年的29%降到了2021年的26%;禽类尤其是鸡肉则越来越受欢迎,2021年法国人均食用鸡肉21.8公斤(包含骨骼重量,2011年仅15.3公斤),占总肉类消费量比例从10年前的18%猛增到26%。

在中国,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0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24.8公斤(2019年为26.9公斤)禽类消费量12.7公斤(10.8);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为27.4公斤(28.7),禽类消费量13公斤(11.4)。肉类消费量最多的前5个地区是:重庆35.5公斤、四川33.6公斤、广东33.6公斤、内蒙古31.9公斤和西藏30.4公斤;禽类消费量最多的前5个地区是:广东31.1公斤、广西30.7公斤、海南30.4公斤、湖南15.8公斤、安徽15.7公斤和福建15.7公斤。

▲《中国统计年鉴2021》截图,www.stats.gov.cn/tjsj/ndsj/2021/indexch.htm)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文耕)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