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伊斯兰恐惧症:在法国,歧视现象在蔓延

【欧洲时报7月6日贾言编译】7月5日,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和国家人口研究所(INED)公布了一项针对法国都市人口多样性进行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这项名为“轨迹和起源2”(TeO2)的研究揭示了出身、性别以及宗教等因素对个体融入社会带来影响。

法兰西广播电台新闻台(Franceinfo)报道,调查结果显示,法国歧视现象比十年前更为严重。在受访者(18至49岁)中,19%的人表示在过去五年中遭受了不平等待遇或歧视。在10年前的首次调查中,这一比例仅为14%,这表明歧视现象增多且范围在扩大。

男性大多因出身、国籍或肤色受歧视

在男性中,16%的受访者(之前为13%)表示受到过歧视,大多是因为出身、国籍或肤色(58%)。

此外,女性受歧视比例急剧增加,达21%(十年前为14%)。在所有歧视现象中,性别歧视在女性中排在首位(46%,在2008-2009年为28%)。有分析称,这可能反映了对性别歧视的敏感程度更高,当然,与过去相比,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毕竟,针对相关议题的讨论增多。

撒哈拉以南非洲移民仍“最受伤”

遭受歧视的移民及其直系后代的比例几乎是非移民的两倍。按原籍地区划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移民比例最高,尤其是移民后裔(41%),随后依次是北非移民子女(37%)、土耳其和中东移民的后裔(33%)。

为什么移民子女受歧视的比例往往高于其父母?有专家解释称,“经过法国社会化后,他们对不同的待遇更加敏感。此外,得益于高等教育,他们进入了社会的其他层面。在那里,因其出身所遭遇的歧视比其父母在低技能职业生涯中更明显。由于职场中的竞争,他们更易受到歧视。”

出身被列为首要原因

在2019-2020年间声称遭受过不平等待遇的受访者中,43%表示因为出身、国籍或肤色而受到歧视,排在性别(29%)、年龄(13%)和宗教信仰(8%)之前。82%的移民认为自己因出身遭受了歧视,而70%的移民后代也遭遇过类似情况。海外省居民(83%)及其后代(70%)也是如此。

调查结果显示,与2008-2009年相比,因出身、国籍或肤色的原因而受到歧视的比例下降了11个百分点。相反,宗教歧视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对于自称穆斯林的受访者来说,比例从5%升至11%。

失业者和弱势群体易受歧视

据相关研究作者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求职者比从业者受到歧视的风险高两倍。健康状况也是受到歧视风险增加的因素之一,健康情况相对较差的人更易受到歧视。

然而,最大的风险差异仍然与原籍地有关,尤其是在男性中。在社会经济状况相同的情况下,与没有移民血统的男性相比,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男性移民受到歧视的风险高出六倍以上。尽管亚洲移民后裔受到歧视的比例明显增加,但这些差距在十年内趋于缩小。

投诉非常罕见

在声称遭受歧视的受访者中,只有2%的人报案,7%的人向相关维权者、协会或工会投诉。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歧视者会感到气愤(38%)或与向亲属诉说(46%),而非选择维权。近一半(48%)的受访者认为即使选择维权,也会于事无补。

(编辑:顾砚)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