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开心妹编译】天然气涨价、电费涨价、粮油涨价......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供应困难,法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据Le Parisien报道,今年4月份法国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4.8%。更悲剧的是,这种趋势还会继续持续下去。经济学家预计第二季度的通货膨胀会加速。
这种“速度”在食品价格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法国IRI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仅超市里的意大利面一年就上涨了9.44%,这或许与小麦的价格飙升(2021年11月每吨超过300欧元)有关。更别提平时常吃的面包、粮油和火腿了。
2022年上半年的食物价格增长趋势,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Stéphane Colliac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供应给消费者的食品价格涨幅应该会达到3.2%”。
防不胜防的促销“陷阱”
眼看物价蹭蹭上涨,大家也开始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
有些人走进二手市场,把不穿的衣服变卖出去,以换购成食物;有些人则把目光投向网上的促销活动,趁机薅一把商家的羊毛。
与此同时,一些网络骗子也开始盯上这些促销活动。利用大家“薅羊毛”的心理,以假冒促销的方式来骗钱。
“网络诈骗分子利用虚假的促销方式来引诱消费者,把他们带到假的购物网站上消费。”网络诈骗专家Laurent Amar指出这种骗局在今年尤为集中,“仅一年里就增加了251%。”
今年3月,一位生活在巴黎的年轻女网友就遇到了类似的骗局: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某知名珠宝品牌的打折广告。因为折扣力度很大,我就点击了所谓的官方网站。最后,在一个订单里支付了72欧元。但结果我并没有收到任何物流信息,更别提买到的商品了。当我找客服投诉的时候,才发现之前下单的官网其实是骗子设计的假网站,并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法国推出“反诈APP”
鉴于网络诈骗数量成倍增加,法国市场也推出了自己的“反诈APP”——France Verif。
France Verif的联合创始人Laurent Amar在接受BFM Business采访时说起创建这个APP的原因。
“网络诈骗行为如此猖獗,这在法国实属罕见。再加上这些虚假的促销信息非常诱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走偏运占上的便宜,所以并不会费心去检查它的真实性。”
France Verif软件可以恢复买家在虚假网站上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对方交易者的真实身份、被骗银行卡的信息。为了应对这些骗局,软件还会自动检查相关网站站点的地址,并将其与真实站点的地址进行比对。
此外,Laurent Amar还建议大家“在其他网站上查看同一产品的价格,或者在另一台电脑上直接搜索相关的促销活动,以此进行比对。另外,遇到需要银行转账付款的订单,也要提高警惕。”
促销活动真的香吗?
除了网上虚假的促销广告,许多商家推出的打折活动,其实也有不少猫腻。
据《60Millions de Consommateurs》杂志报道,他们观察了市面上63种产品之后,发现许多产品的价格在促销活动中存在异常
比如,所谓的“maxi format”或“family format”促销,与普通价格相比,实际上并没有非常大的优惠。
以Lidl连锁超市里的一包“买6片送3片”火腿为例,它的促销价为2.95欧元。而同样一包6片装的火腿,表价则为2.93欧元。也就是说,所谓“免费”的火腿片,实际上也卖出了2欧分。
BFMTV杂志货币部门的负责人Lionel Maugain则透露,“一旦促销结束,商品价格就会飙升。”
据调查显示,在Leclerc、U Express和Lidl这类常见的连锁超市里,11%的特价商品在促销结束后会卖出比促销前更高的价格。
比如,一根Milka巧克力棒在促销期间以1.51欧元出售,促销结束后,它的价格升至3.09欧元,比初始价格还要高出35%。
此外,《60Millions de Consommateurs》还揭露了商家其它的“促销陷阱”。
比如,家乐福的一包有机谷物,在促销活动的前、中、后期,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因此,这个“促销活动”就可以更长期地进行,持续吸引消费者购买。
如何躲避“促销陷阱”?
看着商家们设下的层层套路,大家是不是也有种防不胜防的无力感?
其实,想要避免这些陷阱并非难事。
最重要的,就是摸清楚他们的把戏!
1.警惕巨大折扣的廉价商品
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一些网站会以超大号字体来标注巨大的折扣信息!
但是,这类商品种类非常有限,而且本身都是比较廉价的商品。所以,千万不要被货架上低价商品的70%折扣所欺骗哦!
2.“限时抢购”可能会花更多钱
大家在网购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标有“促销”("promos")或“好交易”("bonnes affaires")的商品吧!
相信很多人都像小编一样,看到这类标签,就会眼前一亮。
淡定淡定!如果看到类似“限时抢购”("vente flash")、“即时促销”("instant promo")或“便宜货”("bonne affaire")等促销商品,一定要货比三家,最好查到它的原始价格。就像前文所说,许多商家会在活动前期偷偷把价格“调高”,然后再以折扣的方式“下调”价格。但实际上,你花的钱并没有减少,甚至可能会更多。
3.节日大促“坑”更多
法国消费者组织UFC-Que Choisir发现一些购物网站会在节日促销季开始的前一个月将价格提高。
以每年12月的“黑色星期五”为例,许多产品在购物季开始前,会以更低的价格出售。但临近11月底,这些商品的价格却突然抬高。
所以,如果你想趁打折季购买一些商品。聪明的办法就是在活动开始前一个月,就盯紧商品的价格,然后以最低价拿下它!
眼看距离法国的“夏日打折季”还有一个月,聪明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该做什么了吧!最后还要再次叮嘱大家:网购有风险,且买且谨慎!
欧洲时报法国版微信公众号:francezone
(编辑:李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