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史上第二位 法国新出女总理

【欧洲时报马行健编译】5月16日,法国劳工部长伊丽莎白·博尔内接替辞职的让·卡斯泰,正式成为新一任法国总理,同时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理。

当日,卡斯泰向法国总统马克龙提交辞呈。马克龙批准卡斯泰辞去法国总理职务,任命博尔内为新总理并委托其组阁,为马克龙总统的第二任期打造新一届政府班子。

名校毕业曾推法铁改革

今年61岁的伊丽莎白·博尔内出生于巴黎15区,父亲是一名俄裔犹太人,母亲是一名药剂师。

学生时代,博尔内曾就读于法国名校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1981级),1986年在法国国立桥路学校毕业,还获得法国工程师学院(Collège des ingénieurs)的MBA文凭(1987级)。

博尔内的职业生涯1987年始于当时的法国运输与设备部(现法国环保部),之后长期在交通和环保部门以及地方工作。2014年至2015年,为时任环境和能源部长塞戈莱纳·罗亚尔担任办公室主任期间,博尔内曾与时任经济财政部办公室主任的阿莱克西·科莱有过共事经历。后者现任爱丽舍宫秘书长,是马克龙的亲信之一。

党派方面,博尔内前期与社会党关系密切,但在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投票支持马克龙,并随后加入马克龙创建的“共和国前进党”。马克龙赢得大选后,博尔内首先被任命为交通部长。

2018年初,博尔内开始推动法国国铁(SNCF)改革,意图在于开放铁路运输竞争,摘掉国营铁路“铁饭碗”。这一改革措施随后引发数年未有的大罢工,并招来铁路系统工作人员和极左派的攻击,指责改革削弱铁路系统。

2019年7月16日下午,时任法国环保部长德鲁吉因为公款吃喝丑闻黯然辞职后,博尔内于当天晚间被火速任命为环保部长,并留任交通部长。

担任环保部长期间,博尔内依然对交通事务工作保持关注。2020年5月27日,博尔内以环保部长身份建议在公共交通内强制佩戴口罩作为防疫手段。

2020年7月,卡斯泰接替菲利普出任总理后,博尔内被任命为劳工部长。2021年7月13日,她表示医护人员接种新冠疫苗必须接种新冠疫苗:“必须让每个人明白我们没有选择,如果拒绝接种,可能会被解雇数日,甚至开除”。

马克龙发推祝贺

马克龙在成功连任后,表示希望新任总理是女性,同时也希望新任总理有能力应对“社会、环保以及生产效率问题”,可见博尔内的履历及手腕均是马克龙心目中的最佳人选。

博尔内与卡斯泰进行权力交接后,马克龙发布推特,表达了对博尔内作为新总理的期望:“亲爱的伊丽莎白·博尔内,总理女士,生态、健康、教育、充分就业、民主复兴、欧洲和安全,与新政府一起,我们将继续为法国人民不懈努力。”

在权力交接仪式上,卡斯泰对自己继任者的“率真、正直、可堪大任和意志品质”进行了赞扬,表示自己毫无保留地投身于总理这个“美好且崇高”的职位,透露将退出自己“意外闯入的政治生活”。博尔内亦向卡斯泰“为国家服务的坚定承诺”致敬。

5月16日,博尔内(中)与卡斯泰(右)进行权力交接。当日,卡斯泰向法国总统马克龙提交辞呈。马克龙批准卡斯泰辞去法国总理职务,任命博尔内为新总理并委托其组阁。(法新社图)

博尔内随后表示,就任总理让自己不由自主地想到法国第一位女总理埃迪特·克勒松,自己希望将担任总理的任命献给所有的女性,并告诉她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到最终”,强调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碍争取女性地位的战斗。

在未来的工作方面,博尔内强调面对气候和环保挑战,必须行动得“更加快速,更加强力”。

“联合我们土地上更多的力量,我们就可以做到,因为尽可能地接近法国民众,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答案”,博尔内说。

左右两极“恶语夹击”

在博尔内任命的消息传出后,对总理位置拥有向往的法国极左翼政治人物梅朗雄立刻发难,表示博尔内出任总理是对法国社会的新一轮虐待。

“100万失业者补助的降低、取消受管制的天然气费用、将核电结束推迟10年、开放SNCF和RATP的竞争、支持65岁退休,新一轮的社会虐待就在前方。”

稍早时候,梅朗雄还在推特中表示,总理职位只是一个CDD岗位,没有人想要这份工作。

而代表极右势力的玛丽娜·勒庞也在推特上表示,任命博尔内担任总理,是马克龙无法团结一致的表现,也是马克龙继续推行蔑视、拆解国家、社会破坏,以及敲诈和松懈税务政策的体现。

前女总理克勒松“惺惺相惜”

埃迪特·克勒松对这一任命表示欢迎,认为让博尔纳出任总理时非常好的选择。

“总理一职很难,担任者如是女性就会难上加难,因为将要承受加倍的攻击。因此,对下一位法国女总理唯一的建议就是,准备好极大的勇气。”埃迪特·克勒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是出现另一名女性的时候了,她是一名出色的人选,在公共和私人领域都有很出色的经验。之所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不是因为她是女性,而是因为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人。”

根据埃迪特·克勒松的说法,法国政治班子一直充满“大男人主义”,法国的“政治阶层”女性政治家有偏见。“当年他们把一些言论强加在我头上,总是批评我、甚至对我的穿着评头品足……”她说,今天女性政治家还是受到“同样的攻击”,大家可以“随意谈论她们的外貌和打扮”,对男性政治家就不会这样。

(编辑:冬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