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法美对俄乌冲突立场出现分歧?法媒解析马克龙为何不去基辅

【欧洲时报周周编译】5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乌克兰版的“租借法案”——《2022乌克兰民主防御租借法案》,准许加速运送武器援助乌克兰。另一边,法国总统马克龙于9日前往柏林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时,再次呼吁尽快实现停火,为谈判创造条件。法媒指出,一直以来,马克龙都刻意与美国希望借乌克兰战争削弱俄罗斯的声音保持距离,与“好战”的形象划清界限。再加上近日多国派政要前往基辅访问,而马克龙却迟迟没有这样做,这也表现出马克龙与美国在乌克兰战争立场上存在的分歧。

美国签署法案加速送乌武器

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乌克兰版的“租借法案”——《2022乌克兰民主防御租借法案》,准许加速运送武器援助乌克兰。当日拜登宣称,该法案是美国“支持乌克兰及其人民捍卫国家和民主”的重要工具。他同时表示,准备在国会做出政治让步,以便能迅速获得国会批准另一项33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经费。拜登说道:“乌克兰人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生命而战。这场战争代价很大,但屈服于侵略代价会更大。”

《2022乌克兰民主防御租借法案》是1941年二战的《租借法案》更新版,当时为了联合对抗希特勒的纳粹,由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租借法案》,美国国会于1941年3月通过后生效,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得以“出售、转移、交换、租赁、出借等任何防御物资”,给予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美国当时总计提供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武器给包括英国在内等盟国。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认为签署这一法案是“历史性的一步”。他在推特上写道:“我相信我们将再次一起取得胜利。我们将捍卫乌克兰和欧洲的民主,就像77年前一样。”

马克龙再次呼吁停火法媒:法美立场有分歧

法国总统马克龙9日前往柏林与德国总理朔尔茨会晤,除了强调危机时刻法德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呼吁尽快在乌克兰实现停火,为谈判创造条件。

法国《世界报》评析道:一直以来,马克龙都刻意与美国希望借乌克兰战争永久削弱俄罗斯的声音保持距离。近日多国派政要前往基辅访问,而马克龙却迟迟没有这样做,这也表明了马克龙与美国在乌克兰战争立场上的分歧。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4月底访问基辅后曾表示:“希望看到俄罗斯被削弱到无法再做像入侵乌克兰这类事的地步。”

《世界报》认为,这种论调并不符合法国的立场,因为对法国来说,这并不利于乌克兰乃至整个欧洲的安全。一名法国高级外交官解释说:“虽然关于俄罗斯可能的战略失败论调越来越多,但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虽然马克龙9日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建议设立新的“欧洲政治团体”,将渴望加入欧盟的国家更好地凝聚在欧盟周围,特别是乌克兰,但马克龙最终还是希望能与莫斯科进行“和平谈判”,尤其是不希望让借冲突削弱俄罗斯的想法使局势恶化。

马克龙认为,应该由乌克兰人决定他们的战争目标以及与俄罗斯恢复谈判的条件,而不是由美国或其欧洲盟友来决定。对法国来说,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为了保障欧洲的安全。“我们的目标是不让冲突蔓延到欧洲大陆其他地区,并实现停火。这样我们才能有望今后建立起和平局面,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马克龙说道。

当天下午抵达柏林后,马克龙重申道:“我们仍专注于我们的目标,那就是尽一切努力实现停火,并帮助乌克兰根据自身意愿进行谈判。我们的立场是维护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会多也不会少。”《世界报》认为,这也是为何马克龙一直没有前往乌克兰访问的原因。马克龙曾多次表明,只有能获得“切实有用的成果”,前往乌克兰才有意义。

德国外长与荷兰外交大臣突访基辅

继英国首相约翰逊、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高官之后,10日,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突访乌克兰,走访了基辅郊区布恰镇,与当地居民交流,接着她还与泽连斯基见面。

乌克兰外长德米特里·库列巴对德国改变对俄立场表示赞赏。他说道:“我要感谢德国在许多问题上改变了立场”,包括其“对俄罗斯的传统政策”。此外,当日荷兰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也突访基辅并与泽连斯基会面。

胡克斯特拉表示:“被炸毁的房屋见证了战争对住在这里的居民和儿童生命造成的冲击。这种行为必须受到惩罚。”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