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4月12日秋狸编译】正在进行中的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不仅是法国的大事,也吸引了全欧洲的关注。在第一轮投票结果公布后,德国历史学家哈特穆特·凯布尔(Hartmut Kaelble)观察到了法国和德国政治生活之间令人惊讶的对比反差。他指出,法国似乎更容易受到“威权民粹主义”的影响。
3月10日,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法国总统马克龙(左)欢迎德国总理朔尔茨。(图片来源:新华社)
法国《信使国际报》(Courrier international)报道,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最终结果4月11日中午公布。一如预测,现任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分别以27.84%和23.15%的得票率进入第二轮。
民调公司统计数据显示,马克龙支持率要比勒庞高出5%左右,两人的得票情况均比此前预测的投票意向要高。但是,缩小至51%对49%的决选民调预测差距,让马克龙连任局面存在悬念。
此外,本届大选传统左右翼政党候选人表现依旧不佳,得票率远低于上届选举。共和党候选人瓦莱丽·佩克雷斯得票率不到5%,位列第五;传统左翼社会党选情更糟,候选人安妮·伊达尔戈的得票率仅为1.8%,两者相加也不到7%。
对于这一结果,著名德国历史学家哈特穆特·凯布尔在德国电视网站N-TV上说:“法国和德国的政治文化之间似乎已经出现了鸿沟。”
他拿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奥拉夫·朔尔茨和法国社会党候选人安妮·伊达尔戈作对比,前者是现任德国联邦总理,后者只得到个位数的选票。他指出,德国和法国绿党之间的对比也同样鲜明,前者近年已经成为德国第二大党,后者在本次选举中得票率依然不超过5%。
这位德国学者也对法国右派和极右派的状况感兴趣。在法国,极右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和埃里克·泽穆尔获得了总计近30%的选票,而在德国,极右翼民粹主义“选择党”近几次选举的成绩则全面下降。而可与中间偏右的基民盟相比较的法国右派共和党,其状况要比德国的同类组织差得多。
在凯布尔看来,这是因为法国对“威权民粹主义”的渗透性更强。但同时,法国人对政治创新也更加开放。像马克龙“共和国前进!”党这样的政党,“白手起家便取得胜利”,这在德国是“不可想象的”。
凯布尔指出,要知道,德国绿党“在联邦议院坐了大约四十年”才终于迎来民调上升。
不过,他警告,马克龙的政党能否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好成绩还是未知数。
(编辑: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