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法国大选倒计时:高弃投率或带来变数 马克龙遭遇连任危机

【欧洲时报网】4月8日,2022年法国大选迎来最后“拉票日”。到底是44岁的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赢得又一个5年任期,成为近20年来首位赢得连任的总统,还是53岁的玛丽娜·勒庞创造历史,成为法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法国人很快将迎来最终答案。

2022年4月9日,法国大选在即,里昂市政厅工作人员在投票站开展准备工作。(图片来源:CFP)

候选人展开最后竞选活动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报道,4月8日,参加2022年法国总统选举的12名候选人迎来了首轮投票前的最后竞选活动。

按照法国宪法委员会公布的总统选举候选人名单,参加本次选举的候选人包括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候选人、现任总统马克龙,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极右翼政党“收复失地”候选人泽穆尔,法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巴黎大区议会主席佩克雷斯,法国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巴黎市长伊达尔戈,极左翼政党“不屈的法兰西”候选人梅朗雄等。

大选首轮投票将于4月10日举行。按照官方规定,12名候选人在首轮投票前的竞选活动将于8日午夜终止;9日为选举“静默期”,各类竞选活动将被禁止。

4月10日和4月24日,4780万法国选民将通过两轮投票,在正式总统候选人中做出选择。若第一轮投票就有一名候选人得票率超过51%,则直接当选;否则的话,第一轮选举中得票前两名者,将在两周后举行的第二轮选举中对决,第二轮得票相对多数者当选新一届法国总统。

多位候选人8日展开首轮投票前的最后竞选活动。谋求连任的马克龙分别接受法国RTL电视台和《巴黎人报》采访,继续推介他的竞选纲领,并将矛头对准其主要竞争对手玛丽娜·勒庞。

4月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附近的拉德芳斯体育馆出席竞选集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马克龙承认他展开竞选活动的时间比他希望的时间要晚。他强调自己并没有“过分自信”,并指出从未停止与法国民众的接触。他还重申要推动退休制度改革,完善法国教育体系等,并呼吁进步的年轻一代选民支持自己。

马克龙批评玛丽娜·勒庞竞选纲领中的经济政策“将造成大量失业”,在财政预算方面也无法维持。他同时指责勒庞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她所提出的是“种族主义”的计划。

勒庞8日在法国南部城市佩皮尼昂竞选拉票。佩皮尼昂当地有很多支持“国民联盟”的选民,她呼吁其支持者积极投票。勒庞将竞选焦点放在提高民众购买力上。

对于马克龙“种族主义”的表态,勒庞回应称,对马克龙的这一指控“感到震惊”,否认自己是“种族主义者”。

勒庞势头上升 马克龙连任面临不确定性

按照大多数媒体和相关机构的预测,此次大选会重现四年前的情景,迎来马克龙与勒庞的“双雄对决”。

根据8日发布的首轮投票前最后民调,马克龙的首轮投票支持率为26%,继续排在首位;勒庞以24%的支持率位居第二,梅朗雄以17%的支持率排在第三。其他候选人的支持率均未超过10%。

仅在一个月以前,马克龙连任看似还“不成问题”。现任总统上台以来因提高燃油税引发“黄马甲”运动和强推退休制度改革引发全国罢工,其民意支持率一度跌至23%的历史低点。但随着近来法国新冠疫情逐步缓解,去年实现了7%的经济增长7%,加上马克龙在乌克兰危机期间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领导人积极斡旋,其支持率大幅回升,一度超过30%。

法国民调机构益普索负责人让-菲利普·迪布吕勒认为,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乌克兰危机,都成为马克龙的加分项,因为“危机总统”身份所产生的“旗帜效应”让选民对他的印象发生了变化。

但临近第一轮投票,马克龙越来越面临来自勒庞的压力。民调显示,仅数周内,勒庞的首轮投票支持率已从约15%升至约22%;如果勒庞和马克龙进入第二轮投票,勒庞的支持率为47.5%,与马克龙的52.5%已相差不多。

“勒庞的民调支持率上升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竞选初期被泽穆尔分流的选票开始回流,二是勒庞本人采取了很多吸引选民的举措,包括聚焦选民最关注的购买力等议题、塑造一个更加温和理性的形象等。”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彭姝祎表示。

2月5日,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在兰斯出席竞选集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1年下半年,除马克龙外,勒庞和同样属于极右翼的埃里克·泽穆尔是关注度最高的候选人。泽穆尔聚焦的议题是法国人非常关注的移民和安全问题,因此分流了一部分勒庞的支持者。但俄乌冲突爆发后,曾私下表达过对普京持支持态度的泽穆尔支持率开始下降,而勒庞及时调整对俄态度,支持率出现上升趋势。

除其他极右翼候选人的选票开始向勒庞聚拢之外,勒庞本人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吸引选民。据欧洲新闻网报道,勒庞支持率上升反映出,她将竞选焦点放在了购买力等法国民众最关心的民生经济议题上是有效的。

除此之外,自第二次败北之后,勒庞就有意改变她“妖魔化”的形象。Politico报道指出,“勒庞2.0”再次参选时从2017年的竞选中吸取经验,不仅聚焦法国民众更关注的经济议题,同时也在一些问题上软化态度,呈现出一个更加温和理性的形象。

民调机构Harris Interactive副主任让-戴维·利维称,“勒庞从未如此可能赢得一场总统选举”。

此外,高弃投率也可能给选举结果带来变数。民调显示,第一轮投票的弃投率可能突破30%大关,将创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选举的历史纪录。

大选难解社会矛盾 新总统挑战重重

法国舆论认为,极右翼候选人支持率的上升和高弃投率,是法国民众对政治不满的表现。马克龙在上次大选中以经济自由化、开放精神和欧洲一体化等主张获胜,但他在执政期间的改革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双重冲击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法国学者热罗姆·圣-马里认为,马克龙在任期前一阶段采取的激进改革计划刺激了法国底层民众和精英阶级的矛盾对立。虽然政府放弃了相应的改革,但社会矛盾仍在发酵,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回声报》报道,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价格飙升和原材料短缺,将法国经济带入了一个以高通胀和低增长为标志的时期,购买力成为大选期间民众最关心的话题。法国部分经济学家指出,包括马克龙在内的各总统候选人提出了固定燃油价格、降低燃油和电力增值税等各种解决方案,但“都只是短期设想,因为从长期看,这些方案的成本都太高”。

Politico报道指出,虽然目前没有一家民调机构数据显示勒庞将赢得此次法国大选,但她以和马克龙如此小的差距进入第二轮投票,本身也彰显了法国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

关于弃权的选民,益普索研究员保罗·塞比耶指出,有意在本次大选中放弃投票的人群主要是最贫穷、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群体,他们是从法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制度中受益最少的社会群体。“他们发现可以投票的政党很少或者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放弃投票是“幻想破灭”的民众“表达抗议的一种方式”。

无论如何,观察家普遍认为,此次大选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购买力低迷、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经济现状里,在移民、安全等问题造成的社会撕裂中,再加上时断时续的疫情,即将诞生的新一任法国总统将肩负选民未来5年的巨大期许,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编辑:秋狸)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