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4月7日秋狸编译】坐落于巴黎的路易威登基金会举办的莫罗佐夫个人收藏展近日结束,但部分藏品是否应当归还俄罗斯的问题引发了争议。最终,法国文化部表态称,会尽快将艺术品归还俄罗斯。
法俄合作艺术展成功结束
综合法媒CNews、《玛丽安》杂志报道,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近日结束了一个展有200件艺术品的精彩展览,包括来自梵高、高更、莫奈、马奈、雷诺阿、塞尚、马蒂斯等知名艺术家的珍贵画作。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伯乐都是俄罗斯收藏家莫罗佐夫(Morozov)兄弟。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这个展览也因此格外引发关注。
该展出由路易威登基金会中心联合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普希金国家美术博物馆和特列季亚科夫国家博物馆举办,本计划于2017年开始,由于暴发新冠疫情,被迫推迟到2021年9月22日。
米哈伊尔·莫罗佐夫和伊万·莫罗佐夫是俄罗斯纺织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他们19世纪末开始对法国印象派艺术产生兴趣,收藏了大量高质量的画作。他们还收藏了不少俄罗斯艺术家的画作,其中有不少跟随本次展览来到巴黎,包括亚历山大·戈洛文、纳塔莉亚·冈察洛娃、安德烈耶维奇·梅尔尼科夫、卡济米尔·马列维奇和伊利亚·列宾等。
据法新社此前报道,此次展览是这些藏品首次以如此规模离开俄罗斯到国外展出,可以说标志了艺术界的一大进步。2022年4月2日,该展览正式结束时,法国文化部也发来贺电,表示“这个美丽的文化合作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比乌克兰战争结束的还要早”。
寡头的艺术品是否该被扣押?
按照法国“防扣押法令”规定,这些藏品将被直接送回俄罗斯博物馆。问题是,其中3件作品直接或间接属于俄罗斯寡头所有,这引发了一场争论。
其中一件作品,《彼得·康查洛夫斯基的自画像(1912)》由俄罗斯主要私人银行阿尔法银行总裁彼得·奥列戈维奇·阿文所有,理论上可以立即被扣押,因为这位寡头2月28日就被列入制裁名单。并且也合乎法律——“防扣押法令”并不保护属于个人所有的艺术品。另外两件莫罗佐夫的收藏品也被寡头所有,不过并非直接所有,而是通过基金会控制。
对于这三件作品,法国文化部表示“这些作品不应受到针对俄罗斯政治当局和接近政府的寡头的个别制裁的影响,也不属于3月中旬实施的禁止出口奢侈品和艺术品的贸易限制”。换言之,彼得·奥列戈维奇·阿文持有的画作不会被扣押。
这一决定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质疑,寡头们通过基金会持有的画作为何能在国家不质疑这些机构的性质和运作的情况下离开法国领土?
无论如何,法国政府决定不会就这些作品进行任何调查。上周,法国政府为了尽快进行归还甚至考虑将这些画作转移到俄罗斯大使馆,但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决定使行动变得复杂。
不过,在将莫罗佐夫藏品归还俄罗斯之前,法国还需要与欧盟27国达成协议。因此,文化部表示,“法国希望将莫罗佐夫收藏品归还给借出它们的俄罗斯机构,为此,将需要几天时间与欧盟其他国家进行协调”。
(编辑: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