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2月22日秋狸编译】在乌克兰危机中,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自己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之间的仲裁者。他能否不仅扮演一个"诚实的中间人”,而发挥更多的作用?国际关系专家帕特里克·马丁-热尼耶(Patrick Martin-Genier)对此做出解答。
马克龙真的能扮演仲裁者的角色吗?
法国《新观察家》周刊报道,随着乌克兰危机的发酵,本应在上周宣布竞选总统的马克龙,可能会再次推迟。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称他承认俄罗斯领导的两个乌克兰分离地区独立。随后,他下令向这两个地区部署军队。
在法国这边,在本月初访问莫斯科并与普京会面后,马克龙正在多方斡旋,试图组织俄罗斯总统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面。而21日,俄方却表示普京与拜登举行峰会“时机尚不成熟”。分析普遍认为,普京这番新动向,很可能会破坏俄罗斯与西方就东欧未来安全问题进行的谈判。
如果会谈能够继续,法国外交能起到什么作用?欧洲问题专家、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教授帕特里克·马丁-热尼耶(Patrick Martin-Genier)认为,马克龙仍可以尝试促进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尽管他成功的几率相当低。
“他可以扮演一个诚实的中间人的角色,帮助两国拉近彼此的立场。”马丁-热尼耶说:“法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之法国目前正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更加给法国的话带来了额外的分量。即便实际上,马克龙并不能代表其他欧洲国家,因为解释自己的外交政策是各国内部的职责。”
不过,马丁-热尼耶指出,在此阶段,马克龙仍然可以促进对话和外交,这是积极的。即使最后,谈判将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进行,而普京已经设定了条件。无论讨论如何,普京都是唯一能决定这场冲突结果的人,而他不会在自己设定的红线上让步。
2021年4月16日,在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法国总统马克龙(左)欢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图片来源:新华社)
局势还有可能缓和吗?
“每个人都希望缓和局势,但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天发生的情况并非如此,”马丁-热尼耶说:“迫击炮射向俄罗斯领土。普京说他对对话持开放态度。与此同时,分离主义分子继续进行挑衅。”
马克龙与欧洲的立场是一致的吗?马丁-热尼耶表示,欧洲对于普京关于乌克兰的态度存在着统一认知。即俄罗斯总统正在利用这场危机作为借口,恢复他对顿巴斯地区的统治。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似乎已经不在议程上了。
一些国家,如德国,希望对俄罗斯以安抚为主。例如,德国总理肖尔茨出于战略和经济原因,拒绝承诺放弃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
然而,普京的某些要求是北约不能妥协的——特别是某些东欧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裁军要求——因此,我们很难设想危机会轻易结束。欧洲的安全问题是无法讨价还价的。
马克龙承担了哪些风险?
针对马克龙在这场危机中扮演的角色,马丁-热尼耶分析,法国总统正全力以赴地寻找一条能够维护和平的、体面的出路。如果他成功了,他就大功一件。而如果危机以俄罗斯部分或全部军事入侵乌克兰而告终,这也将被视为法国外交在国际上的失败。尤其是在马克龙即将宣布自己为连任候选人,并希望将此作为竞选资产,表明自己能够确保欧洲和平并推动欧洲发展的背景下。
谈到乌克兰危机对法国总统选举的影响,马丁-热尼耶表示,外交政策很少成为总统选举的决定性因素。法国人更关心其他国内问题,如购买力、养老金改革、年轻人等问题。即使马克龙将欧洲和平进程作为其竞选的重点,它也不会成为选民的关心重点。
然而,专家指出,在距离大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马克龙外交政策的重大失败仍会为他的对手提供论据,并对投票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这场危机的升级令其已经不仅是和平时期的外交危机,而与法国国内局势也直接联系了起来。从这个角度考虑,这场危机的辐射范围可能比想象中更广泛。
(编辑:申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