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2月21日夏莹编译】距离法国大选首轮举行的日子越来越近,比利时日报《比利时自由报》(La Libre Belgique)日前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居住在比利时的法国人投票情况。相比于居住在其他国家的法国人,这些旅比法国人在总统选举中投票更多,对候选人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文化、语言相近
法媒“France24”报道,《比利时自由报》的报道是基于一份大学的研究调查。2017年,在比利时登记的8.3万名法国公民中,有4.6万多名参加了投票,凭借56.6%的参与率在11个拥有最多法国侨民的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卢森堡(61.18%)。
如何解释这一特殊性?首先,法国在地理、文化和语言上与比利时都十分接近。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niversity Libre de Bruxelles)政治学教授兼研究员卡罗琳·克洛斯(Caroline Close)在接受采访时说:“全国性的媒体都在谈论法国大选,我们也对那些在地理和文化上更接近我们的人感兴趣。”这种气氛助长了人们参加投票的愿望。
比利时法语协会(ADFE)秘书长布鲁诺·让·埃蒂安(Bruno Jean-Etienne)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当法国举行总统选举时,比利时的法国人是通过委托他人的方式进行投票的。整个比利时都在关注两位候选人之间的辩论。”
社会融入是重要因素
另一个因素是受到居住国的影响。由于在比利时和卢森堡,投票是强制性的,这因此鼓励外籍人士更加乐于前去投票站。至少卡罗琳·克洛斯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我们假设法国公民是非常社会化的,并且融入在经常投票的国民中,比如瑞士人,这可能会影响他们自己去投票的动机。”尤其是在投票率较低的国家,如美国或加拿大,法国公民的投票率同样较低。
国土面积同时对投票产生了影响。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口在领土上的分布。从绝对数字来看,在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国公民比在比利时、瑞士和卢森堡的法国公民更多,但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因此,网络密度可能会降低。“然而,投票的行为也是社会化的结果,是人们融入政治讨论的网络的结果,在这一环境之下每个人都鼓励其他人参与进来,”上述社会学家指出,“我认为,人口分散和地理偏远可能给会对参与投票产生影响。”
许多法国侨民捧着欧盟的“饭碗”
《比利时自由报》所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即比利时法国人对候选人的看法与法国本土公民截然不同。在2017年的总统选举中,比利时法国公民把36%的选票投给了马克龙,而在法国本土,马克龙的得票率为24.01%,相差12个百分点。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第一轮法国本土投票中名列第二的候选人玛琳娜·勒庞在比利时法国人的投票中只排在第五位。同样,这些差异是可以解释的。
按照接受采访的社会学家的说法,候选人在欧洲问题上的立场是一部分原因。“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全球化的输赢分歧中对两位立场对立的候选人的投票:马克龙和勒庞。”因此,居住在比利时的法国人对马克龙的亲欧洲论点很敏感。“在比利时,特别是在布鲁塞尔,许多法国人在机构或是游说组织中的工作都是围绕欧盟展开,”法国比利时协会(ADFE)秘书长布鲁诺·让·埃蒂安说。
2022年的情况也一样吗?
这些差异也有特定的社会原因。克洛斯表示:“简单地说,勒庞的选民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他们不是专门说几种语言的选民。例如,这类选民通常负担不起出国工作。他们是全球化的输家。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你不会在居住在比利时的法国侨民中找到这样的选民,至少很少。”
最后,最后一个问题:对于2022年总统大选,居住在比利时的法国人还会一如既往热衷投票吗?《比利时自由报》认为,在得到第一轮和第二轮的结果之前,什么都不能确定。正如不清楚马克龙在比利时是否一如既往受到欢迎。
(编辑:申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