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2月7日贾言编译】法国对外贸易逆差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政府正寄希望于下调生产税以及再工业化措施来扭转这一颓势。不过,法国制造的产品也必须向高端市场转移以便扩大出口。
“有史以来最大的月度逆差“
法国BFMTV电视台报道,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Bruno Le Maire)自己也承认,对外贸易逆差是“法国经济政策的盲点”。数年来,法国对外贸易一直表现不佳。根据海关的最新数据,货物贸易逆差(即进口大于出口)进一步扩大,2021年11月已升至90亿欧元,即“有史以来最大的月度逆差”。
截至11月份,前12个月累计外贸逆差高达776亿欧元,这比2011年创纪录的年度逆差还多了26亿欧元。当年,法国进口总额达到525亿欧元的历史纪录。据估计,2022年,法国贸易逆差或接近1000亿欧元,达950亿欧元。
去工业化导致“恶果”
说法国外贸形势堪忧,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勒梅尔本人认为,“一个国家的实力可通过对外贸易水平来衡量”。诚然,11月份外贸逆差创纪录数据可以认为是由特殊情况造成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叠加在疫情后复苏背景下国内消费的大幅反弹,导致对进口商品需求强劲增长。尽管如此,法国对外贸易深陷困境并非一朝一夕,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
自2001年至2019年间,法国出口增长了54%,然而,意大利出口增长了76%,德国则增长了108%,而西班牙更是增长了133%,这三个法国邻国都存在贸易顺差。与此同时,法国进口水平呈爆炸式增长,其国内生产远不能满足作为法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国内消费需求。
法国在这一点上出现问题,部分原因是法国放任其工业结构逐渐出现分化,俨然已成为一个基本上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在上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占比为23%,如今,这一比重已降至12%,如果仅考虑制造业,这一比例甚至只有10%。
在复苏计划和“法国2030”投资计划的框架下,法国政府在最近几个月宣布了一系列措施,并动用了数十亿欧元支持再工业化。然而,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去年12月,“法国2030”投资计划高级专员白鲁(François Bayrou)还主张将现在进口的某些商品的生产线回迁法国。在起草一份含有50种产品的清单之前,他还联合相关产业一同进行筹划。
成本竞争力
法国政府决心启动再工业化进程,将有助于减少法国对外国的依赖,从而减少进口。同样,此举也有助于刺激出口,当然,前提是生产的商品具有竞争力的。不过,就目前来看,法国除了在奢侈品、农副食品以及航空等少数产业存在贸易顺差之外,法国制造的产品出口表现并不好。
从性价比来看,法国生产的商品通常被认为过于昂贵。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就是:法国以德国产品的价格出口西班牙品质的商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近年来已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提高法国企业的成本竞争力,其中包括多种税费减免:CICE、责任协约(Pacte de responsabilité)等。
新近,法国政府决定缩减生产税100亿欧元。自此,多位总统大选候选人也承诺缩减这些被认为不公平的税收,以增强法国企业的竞争力。
缩减生产税:“必要但还不足够”
然而,缩减生产税真的能有效地重建法国对外贸易平衡吗?根据经济学家、法国竞争管理局(Autoritéde la concurrence)副总裁孔伯(Emmanuel Combe)的说法,还不能断定,“对于改善竞争力来说,降低生产成本是一个必要条件,但这还不足够”,孔伯在接受BFM电视台采访时解释道。
至于原因,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及其出口能力不仅取决于其产品的价格,还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以及这些产品所蕴含的创新水平。对于孔伯来说,法国企业应该利用生产税下调的机会进行转型,生产高端产品,以便让其生产的产品脱颖而出。
“如果我们看一下表现不错的产业:航空、农副食品以及奢侈品,它们的成功基础是什么呢?绝非价格竞争。我们不应该只局限在必须降低成本才能赢得成本竞争力的认识上。降低成本是为了在教育、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上加大投入,以发展我们的非价格竞争力。我们知道,这才会行之有效,”孔伯强调指出。
根据他的说法,关键在于尽量减少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产品价格,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最终重要的不是产品售价,而是性价比,”他强调称。法国经济研究所Rexecode于2021年3月发布的调查显示,近年来,法国已经下调了部分商品的价格,然而,这些商品的质量也出现进一步恶化。结果导致,这些产品的性价比最终出现下滑,从而其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
“扭转30年颓势”
对于经济部长勒梅尔来说,需要十年时间才能消化法国对外贸易逆差。“这意味着要扭转过去30年的颓势,” 勒梅尔在1月初坚称,同时,他指责2017年以前的多届政府,它们实施的“财政和经济政策”导致法国企业外迁。
“一些大型工业集团将总部保留在法国本土,但是,却将其子公司和就业岗位转移到国外,”他进一步解释道。“这些大型法国集团的工业生产岗位中有62%是在国外。相比德国,这一比例为38%,对于意大利,这一比例仅为26%,”勒梅尔指出。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勒梅尔表示,如果马克龙在总统大选中赢得连任,将在其第二个五年任期内支持进一步缩减生产税,并对高于最低工资(Smic)2.5倍的工资收入下调社会保障分摊金。
“我看到一名工程师,他在法国负担的这些成本比在德国高出三倍,因为我们取消了社会保障分摊金的上限,”勒梅尔直言,同时,他还表示,“在努力实现法国再工业化的同时,要将现实问题摆在桌面上讨论”。
勒梅尔还表示,希望与工业企业协作就培训政策采取行动,特别是针对学徒培训中心(CFA),以弥补法国本土熟练技工不足的缺口。“法国工业必须重新焕发光彩,重新赢得声望,重铸竞争吸引力,”勒梅尔疾呼。
(编辑:李璟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