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来米编译】40年来,法国关闭了成千上万家工厂。经济学家科恩(Elie Cohen)和比格(Pierre-AndréBuigues)在他们的著作《工业脱钩》(le décrochage industriel)中将这种现象描述成“工业绥靖”导致的“奇特失败”。法新社报道引用了书中的5个关键数字概述这一现象,这是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的重要主题之一。2017年以来,法国在气候危机的背景下掀起再工业化浪潮,许多候选人顺应潮流喊出了支持“法国制造”的口号。
第八位
根据审计法院12月14日公布的一份报告,常被称为世界第四工业强国的法国实际上已跌至第八位。
根据法国工业协会(France Industrie)的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工业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3.42%,1980年为23%,1950年代为30%以上。
2019年,欧洲国家工业平均占GDP的16%(意大利为17%,瑞士19%,德国22%)。
25万家企业
法国有大约25万家工业公司。官方智库组织“法国战略”(France Stratégie)指出,在服务业及国际分工发展、以及成本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加上惩罚性税收和过高的生产税,法国比邻国遭受的去工业化损失更大,这导致企业大规模转移生产,而不是在法国投资生产和出口。
马克龙总统造访亚眠和Bagnères-de-Bigorre时声称年轻时“切身经历了去工业化的影响”,认识到了历届政府的“根本错误”。他在2021年5月向Zadig杂志承认:“我们曾经认为可以建立一个没有工厂的国家”。
疫情使这一现实变得严峻:法国发现它已经不能生产口罩或扑热息痛,也未能成为最早开发出新冠疫苗的国家之一。曾经在空客、赛峰集团、法国铁路和标致雪铁龙集团担任高管的Louis Gallois将其视为“耻辱”。
300万个工作岗位
工业领域的工作岗位的数量从1980年的530万个下降到2020年的约300万个。其在GDP中的比例从1980年的22%下降到2017年的13%。从全国范围来说,东北部和中东部地区受影响最严重。
能源转型和发动机电气化,导致汽车铸造厂(MBF、Fonderie du Poitou等)一家接一家地关闭,尽管其中有24家获得了振兴补贴。
美国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称,电气化可能会导致法国52000个工作岗位被淘汰,未来的电池工厂不能全部吸纳这些劳动力,因为它们需要的人力资源更少。
700亿欧元
这是法国重振计划(2020年)和2021年宣布的面向新兴行业的“2030投资计划”的总金额,涉及到的产业包括:绿色氢、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机器人、节能飞机、充电站、核能,以及量子科技。
政府已经展现出创造“再工业化”的意愿,特别针对以家族企业为代表的“中等规模”企业,这在德国和意大利取得了成功(在法国的工业企业中只有1738家)。
这些计划还包括支持污染型重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厂)进行脱碳转型。
624个回迁项目
负责工业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帕尼耶-鲁纳彻(Agnès Pannier-Runacher)确定了重振计划中的624个回迁项目。她表示,这些项目将在2023年前实现。她同时称,2017年以来工业类就业岗位的复苏趋势明显。
但从Aigle在Nièvre的制鞋厂、里昂的稀土工厂,Roussillon的扑热息痛工厂这些案例看,回迁对就业的影响有限。再工业化研究所(Institut de la réindustrialisation)所长Gwenaël Guillemot称:“2009-2021年间,有31740个工作岗位随着工厂搬迁消失,同时期回迁创造了4885个工作岗位”。
疫情导致的劳动力、原材料、半导体供应短缺,加上能源价格飙升影响了法国经济复苏。同时,工作艰辛及低工资等因素影响到某些行业(比如食品加工业)的吸引力。
(编辑:夏雨)

暂无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