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为了解读马克龙的一句话,外国媒体开启头脑风暴

【欧洲时报1月6日夏莹编译】在《巴黎人报》发表于本周二(4日)的一篇访问中,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一句“不想让未接种疫苗的人‘好过’”引发极大争议。而马克龙在这句话中所使用的“Emmerder”一词则让解读这句话的外国媒体陷入困惑,每家媒体都试图用最贴切的翻译来理解这个动词。

法媒《20分钟报》(20Minutes)报道,法语有时令人完全难以捉摸。“未接种疫苗的人,我真的很不想让他们好过。”这是马克龙在周二晚间发表的《巴黎人报》采访中说出的令人震惊的句子之一。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和总统大选前三个月,马克龙重拾挑衅口吻,他说他也“希望”竞选连任。

国民议会当前正在就疫苗通行证进行激辩,马克龙正是想通过这些严厉的话来在接种疫苗和义务二字之间建立一种几近于绑定的关系。他所选择的词汇,除了让反对党感到愤怒外,还让外国媒体们绞尽脑汁来寻找正确的翻译方法。“Emmerder”,这个词在莫里哀的语言里如此常见,但在法语区以外的人看来,是如此的令人难以理解。

事实上,“Emmerder”一词源于名词“Merde”加上前缀“Em”。“Merde”,即法语里粪便的意思。所以,“Emmerder”一词的隐晦含义不言而喻,这也是为何很多反对声音认为马克龙这句话侮辱性极强。

一人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的特罗卡德罗广场上。(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英语媒体方面,一些报道谨慎地选择了“annoy(惹恼)”一词,比如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就写道:“马克龙承诺惹恼未接种疫苗的人,引发了愤怒。”美联社则暗示,“马克龙用脏话来斥责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严肃的《纽约时报》则“礼貌地”解释称,“马克龙在宣布法国应该让未接种疫苗的人生活悲惨之后受到批评者的抨击”。在报道中,“Emmerder”被翻译为“piss off(惹恼、激怒)”。

纽约客记者劳伦·柯林斯(Lauren Collins)对此提出质疑:“我认为‘piss off’这种翻译不恰当。”即使不说英语的人也不会不知道“piss off”令人联想到的是小便,而不是马克龙所用的“Emmerder”一词的词源所暗示的“用粪便覆盖”。.

在英吉利海峡对面,《卫报》也加入了“Piss off”的阵营中,BBC则仍保持“礼貌”,使用了“hassle”一词,表示“马克龙警告说,他会让法国未接种疫苗的人陷入烦恼”。

在德国,《世界报》非常绅士地解释称,“马克龙想惹恼未接种疫苗的人”,但在网上发表的文章中只字未提“Emmerder”所涉及的粗俗玩笑。《图片报》则将“Emmerder”翻译成将“schikanieren”。在歌德的语言中,它的意思是“惹恼”、“恐吓”、“骚扰”……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广受欢迎的报纸并没有在标题中提及马克龙所使用的词汇,而是援引了后续内容:“我不会把(未接种疫苗的人)关进监狱,(但是)……”

在意大利,“Today”网站以“马克龙想要‘惹恼’未接种疫苗的人”为题,并随即正面翻译成“敲碎睾丸”(直译)。报道称,马克龙使用了一个无法用意大利语解释的词,并补充说,“‘Emmerder,这个词的词源不会说谎“。《晚邮报》同样在标题中使用了“敲碎睾丸”的翻译,但在文章中换成了更加柔和的“惹恼”。

在西班牙,《国家报》报道称,法国总统打算“让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无法生活,以便让他们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文章同样用“joder”以此作为解释,可以理解为英语的“fuck”或“shit”。

(编辑:申忻)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