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马克龙抨击未打疫苗者引争议

【欧洲时报王简编译】1月5日,法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再创纪录,达到332252例,累计确诊10895023例;新增死亡病例246例;法国现存重症感染者3695人,住院感染者20688人。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4日接受《巴黎人报》的采访时说想“让”没有接种疫苗的人“难过”,引发极大的争议,第二天批评和辩护的声浪更高。分析人士表示,马克龙说的“让……难过”是刻意为之,是要开始总统大选的竞选工作,拿少数人当替罪羊,争取大部分人的支持,同时“像特朗普一样”随时占据舆论阵地,成为媒体关注的中心。

“通俗易懂”

5日,负责与议会联络事务的部长费斯诺(Marc Fesneau)辩护说,马克龙总统的话将对未接种疫苗的人造成强大的冲击力,这对他们来说是“拯救性的”。菲斯诺还重申,4日一天确诊271686人,住院人数不断增长。

在此形势下,传染病专家戈麦斯(Eric Caumes)也表示作为医生“理解”马克龙“说漏嘴”,而且这“说漏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控制的”。戈麦斯还强调医护人员面对未接种疫苗病人的绝望感,“作为公民,我有点儿吃惊,但要知道竞选工作开始了”。

马克龙的亲信一方面说“让……难过”没说错,另一方面又降低其中侮辱人的色彩,说这不是“蔑视、侮辱(人)”,“总统只是在全法单日确诊27万人当天说了该说的话”。

法国前总理菲利普也辩护说,“他只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理解他想说的内容”。执政党议员莱斯居尔(Roland Lescure)说,总统只是“大声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就是“10%未接种疫苗人的自由止于90%接种疫苗人自由开始的地方”。

“总统言论特朗普化”

几位总统大选候选人和反对党对马克龙的言论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侮辱性言论”,本来共和国总统的角色是“团结民众”,而这话是要“撕裂”社会。社会党候选人伊达尔戈说“应该让法国团结一致”;法共候选人鲁塞尔表示,马克龙言论“可耻且不负责任”;环保派候选人雅多说,这是个“政治错误”;不屈的法兰西党候选人梅朗雄说,“这是马克龙的真心流露,令人震惊”,“疫苗通行证是侵犯个人自由的集体惩罚”。右派共和党候选人佩克雷斯说“感到愤怒”,呼吁民众终结马克龙“蔑视人民的5年任期”。共和党国民议会党团主席阿巴德(Damien Abad)表示,距离大选还有3个月的时间,马克龙“和勒庞、泽穆尔一样沦落到了民粹主义的泥淖”;总统的言论出现了“特朗普化”倾向。

“刻意选择的竞选策略”

虽然马克龙还没有正式宣布参选,但实际已经展开了竞选工作,他的策略是正面攻击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不惜分裂法国社会,不惜被批评为“民粹主义”。

马克龙在4日的采访中明确表示“渴望”参选,实际上这个采访类似于开启竞选工作,而他的竞选工作开头就选择了极具进攻性的策略,与12月31日新年讲话的精神截然不同。新年讲话中,他呼吁未接种疫苗的人接种第一剂疫苗,因为“整个法国(的安危)都取决于(未接种的人)”。但采访中变成了“没接种的人,我想让他们难过”,还特别选用了不适合共和国总统的粗鲁的言辞。政治交流专家墨霍-舍维罗莱(Philippe Moreau-Chevrolet)分析说,这个口气的变化“是令人惊愕的,因为4天前他还在讲和谐和团结”。

Visibrain事务所分析说,实际上马克龙确实像当年的特朗普一样占据了舆论阵地,从4日晚到5日超过50万条推特都在谈论他的话,是正常情况下的12倍。

墨霍-舍维罗莱认为:“这是以攻击性方式实施占据舆论阵地的策略,拿少数人当替罪羊,目的是争取大部分人;这是一种民粹主义策略。”

分析师艾朗(Thierry Herrant)补充说:“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已经不再是总统,而是候选人。”

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党的一位负责人说,马克龙“认为政治是运动战”,“他想占据阵地,在旋涡的中心,不愿超然其上”。

4日,马克龙在爱丽舍宫接受《巴黎人报》读者采访。(《巴黎人报》图)

Ifop民调所负责人达毕(Frédéric Dabi)认为,“说‘让……难过’不是场灾难,因为这强化了他的一个优势,所谓的实话实说;这在年轻人中尤其会赢得好感”。但这么做的风险是,“再次让人想起这是个喜欢讲政治流行语的总统,远离民众,傲慢,喜欢分裂社会”。达毕总结说,随着这个采访,“他走进了(大选的)竞技场”。

今年法国将举行总统大选。随着投票日期日渐临近,马克龙究竟何时正式宣布参加竞选备受关注。马克龙4日说“渴望”成为总统候选人之后,随后补充称,他的决定仍在“酝酿”过程中,尚未完全确定。这“并不是故意制造悬念。我渴望(竞选连任)。一旦疫情有所缓解,我会亲自明确这个问题。考虑到政治现状,我知道将会说什么,”马克龙表示。“这个决定在我内心深处正在成形。我需要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我想要的目标,”马克龙总结道。

凯旋门旗帜事件:“糟糕”的争论

采访中,马克龙还应邀对围绕12月31日在凯旋门下悬挂欧盟旗帜的争议作出表态。此前这一决定饱受反对派各方批评。马克龙则极力维护自己的决定,辩称为这个“和平的象征”而“感到自豪”,同时,谴责这是“一场糟糕的争论”。针对梅朗雄、埃里克·泽穆尔和佩克雷斯的批评,马克龙表示,“这些反应有些过激且不合时宜”。他尤其强调指出,欧盟旗帜“也是我们的旗帜”,它并没有取代法国国旗,在欧盟旗帜被悬挂之时,在凯旋门“并没有任何旗帜(飘扬)”。

在谈到欧盟层面为顺利实现能源转型而采取的战略问题时,马克龙认为,“欧洲能源战略的核心应该以核能为主”。“如果说可以在一夜之间放弃煤炭、转向风能或太阳能,这并不是真的,因为风不会整天都在吹,太阳也不会整日光芒四射,”马克龙进一步补充道,同时,他重申自己寄希望于核电。

“煤炭无处不在,我们必须放弃使用它。然而,我们也不能用天然气来取代一切,因为那将会让我们过于依赖俄罗斯人”,马克龙指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法国要建造新一代更安全、产生废料更少的核反应堆。”

为应对新冠疫情危机带来的挑战,法国政府采取“不惜一切代价”的救助政策来拯救经济,尽管这一措施已经实施两年了,不过马克龙重申,只要他在任,就“不会通过加税”来还债。针对政府提供救助而衍生的巨额债务问题,他解释道,“是的,这笔债务必须要偿还。但是要通过经济复苏的方式还债。”

“我们将通过扩大生产和出口能力,让我们逐渐能够获得盈余,最终有助于我们能够偿还债务,”马克龙最后补充说。

(编辑:夏雨)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