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12月21日贾言编译】非政府组织欧洲企业观察所(Corporate Europe Observatory)与法国跨国企业观察所(Observatoire des multinationales)就法国政府与大公司之间的“暧昧关系”发布了一份警示报告。
不能让大公司以及游说集团干扰欧盟政策
法国主导下的欧盟会受游说集团的“影响”吗?法国《世界报》(Le Monde)报道,法国已准备好从2022年1月1日开始接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为期6个月。12月20日,非政府组织欧洲企业观察所和跨国企业观察所发布了一份关于法国政府与大公司之间存在“暧昧关系”的报告。跨国企业观察所是一个有左派倾向的调查网站,旨在起到制衡权力的作用。
此次公布的报告共58页,是在此前10月发布的首份报告基础上进行了丰富。这两个非政府监督组织警告法国政府与大公司之间的“关系有危险”。它们担心私有利益会介入到欧盟的公共决策,尤其是在2022年,将就气候紧急状况、卫生与健康以及复苏基金等“多项关乎欧洲未来的重要立法”进行谈判,并且会涉及庞大公共资金。
“法国政府针对欧盟的优先考虑事项有所偏差,”报告作者认为。他们强调指出,在法国政府鼓吹的“战略自主”概念背后,隐藏着要对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大企业”提供援助。非政府组织承认,欧盟决策受游说集团的影响并不新鲜。不过,根据它们的说法,法国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叠加明年的法国总统大选可能会成为一个恶化因素。两家非政府组织提出质疑,“法国将在欧盟理事会中捍卫什么?是法国和欧盟的公共利益?还是法国大公司和整个商界的私有利益?还是马克龙自己的政治利益?”非政府组织认为,不能让这些大公司以及其雇佣的游说集团干扰欧盟政策以及弱化辩论。
“弃政从商”和“弃商从政”
为了进行分析,这两个非政府组织针对在不透明的背景下,大集团“密切参与”法国接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准备工作展开了调查:“关于决策者已利益代表之间举行会晤的信息,我们所掌握的并不多,这表明可能回对大公司更为有利,”非政府组织强调指出。在法国驻布鲁塞尔代表及其副手透露,与游说集团举行了38次会议,其中有28次是与企业或工业游说集团开会,而与民间团体的会议只有两次。
在欧盟以及法国机构的关键职位上常见“弃政从商”和“弃商从政”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企之间来回穿梭任职,这将助长利益混淆不清。报告还列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欧盟一位能源顾问此前曾任职法国道达尔集团(TotalEnergies);一位欧盟前能源顾问转身成为为法国能源公司Engie和卫星发射公司Arianespace游说的说客,甚至还有欧盟前金融问题顾问投身银行业。
现在对法国做出评判还为时过早,不过,报告作者已经对法国没有像德国那样完全放弃求助于私人赞助商来为其未来轮值主席国任期提供资金这一极具有争议的做法感到遗憾。
虽然与其他国家之前所作所为相比,法国的私人赞助肯定有所减少,但是,在未举行公开招标的情况下,汽车制造商雷诺和Stellantis被选中免费提供一个电动和混合动力车队,为期6个月,作为部长们及其代表团的公务汽车。报告认为,对于这些品牌来说,这是一个强烈信号,可以借机“树立品牌形象,并对决策者施加影响”。不过,法国欧洲事务国务秘书克莱门特·博纳(Clément Beaune)则辩解称,这意味这“在环保逻辑下”倡导碳中和,作为轮值主席国的法国以身作则。
“需要的是政治意愿”
为了推动尽可能展开公开辩论,同时,遏制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主要议题(能源、卫生与健康、数字化等)的“游说潮”,而且为了让欧洲变得像马克龙承诺的那样更加,欧洲企业观察所和跨国企业观察所向法国政府明确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其中包括:无论是在布鲁塞尔还是在巴黎各部委,确保与游说团体召开的所有会议公开透明;避免给予大公司一定特权;拒绝与化石燃料支持者会面,这与普遍利益以及应对气候危机做出的努力不相称;避免出现有关利益冲突的情况;允许欧洲议会议员针对欧盟层面的讨论和投票进行事后监督。
不过,报告作者在总结中称,“除了制定相应规则之外,还需要真正让欧洲公民参与理事会及其政治决策的政治意愿。截至目前,法国还没有表现出类似意愿。我们希望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能改变这一趋势”。
(编辑: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