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蔡家怡编译】法国校园霸凌现象日益严重,总统马克龙11月时曾指出必须加速行动保护青少年,12月1日,多数派议员向国民议会提交了一份反欺凌专项立法的草案,其中最受瞩目也是争议最大的内容,是建议校园霸凌入罪。
法新社报道,马克龙在三周前宣布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倾听和鼓励举报,以及改善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监管等措施,帮助受害人和防止霸凌发生。而议员的提案,除了包含预防、教育成年人应对欺凌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为惩罚施暴者提供法律手段。该提案由执政党LREM以及MoDem和Agir等议会多数派议员共同起草。
提案的明星举措,是要在刑法中增订一条“校园霸凌轻罪”。现时,在判定欺凌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时,通常以“精神霸凌(harcelement moral)”为依据。
提案的具体建议是,施暴者一旦被判“校园霸凌”罪名成立,若其行为致受害者完全损失工作(学习)能力(ITT)8天及以下,甚至无需ITT,其将面临最高3年监禁并罚款4.5万欧元;若ITT超过8天、或可能导致受害人自杀或企图自杀,刑罚将加重至最高10年监禁并罚款15万欧元。
起草该条款的是Modem议员巴拉朗(Erwan Balanant)。2019年初议会曾通过一项《基于信任关系的小学教育法》(La Loi pour une Ecole de Confiance)法案,其中有关反霸凌的修正案正是由巴拉朗撰写,核心是要把“不受霸凌的学习权利”还给学生。
这一次,巴拉朗同样希望其提议能获得一致通过,但似乎难度不小:到目前为止,就这一条款的修正意见已多达130条。因此这个明星条款反而可能成为整个提案获通过的绊脚石。
左派社会党(PS)议员态度坚决,声称他们“决不会同意对未成年人刑事入罪”的做法,并且警惕称立法不能“感情用事”。
巴拉朗为自己的主张辩护称,其“目的是要动员起整个社会”,希望同僚看到这其中包含的“教育意义”,而不仅仅盯着“镇压”的作用。但社会党议员维多利(Michèle Victory)反驳说,这就是“镇压手段的升级”。
巴拉朗说,其实他也考虑过在现有“精神霸凌罪”基础上设立加重情节的刑罚,但他认为,“精准的刑事定性”更有助于迫使网络平台采取真正的行动,来限制霸凌内容的发布。
此外,巴拉朗补充说,这个提案并非只针对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尽管较少见,但霸凌现象在已成年的高年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
据统计,每年约有十分之一的法国学生声称遭受霸凌。今年10月,米卢斯市(Mulhouse)14岁的女初中生蒂娜(Dinah)不堪凌辱而选择了轻生。社交网络和数码工具使霸凌者如虎添翼,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甚至无法监控。近年来,政府已陆续出台不少措施,比如设立3018热线,明年还会推出配套应用软件,以及通过培训帮助青少年正确地使用网络等等。
(编辑: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