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法国
法国宇航员归来 法媒详解6个月太空实验意义

【欧洲时报11月9日贾言编译】11月9日,法国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Thomas Pesquet)顺利回到久违的地面。研究斑点、测试睡眠质量以及训练遥控操纵机器人……在过去6个月里,佩斯凯在国际空间站(Station spatiale international,ISS)进行了不少于232项科学实验。

法国BFMTV电视台报道,在近200天内进行了逾200项实验。佩斯凯第二次登上国际空间站远不是一次失重状态下去欣赏地球美景的简单太空之旅。在过去6个月期间,佩斯凯在距离地球400多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不仅拍摄了很多精美照片,尤其积累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

欧洲宇航局今年4月30日公布托马斯·佩斯凯在国际空间站接受在法国巴黎的媒体代表采访,其讲话进行实时播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际空间站作为微重力的实验场

作为Alpha航天项目的一部分,佩斯凯进行的科学实验通常侧重于人体在独特环境下产生的反应。在不考虑其规模以及惊人的飞行速度(280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国际空间站首先是一个科学实验室。不过,与其他实验室相比,国际空间站非常与众不同。“对于科学家来说,实验目标与其说是聚焦太空世界,倒不如说是重点关注在失重的情况下发现的某些现象”,Alpha项目负责人雷米·坎顿解释(Rémi Canton)在接受BFMTV电视台采访时解释道,“因为只有在太空中我们才能获得永久失重的状态”。重新营造国际空间站失重状态的尝试的确存在,其中包括建造失重塔、零重力飞机甚至由亿万富翁资助的亚轨道飞行......但是,所有这些尝试目前都无法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段内实现同样的失重状态。

“宇航员的太空经验不适用于地面,反之亦然”

一名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活远远不足以得出任何具有科学性的结论。同样,国际空间站犹如一个企业,为每名员工(航天员)提供一份固定期限的合同(通常是6个月),新来者继续执行与其前任类似的研究工作。“宇航员的太空经验不适用于地面,反之亦然。科学实验的时间要比宇航员执行科研任务的时间长得多,”坎顿强调指出,“宇航员的科研目地就是要推进科研项目和改善技术,无论是在课题层面还是科研人员层面,每一次实验都要向前推进一步。”

“宇航员的工作实质上就是在太空进行科学实验。”在法国图卢兹太空城(Citéde l'espace)负责科学监察的奥利维耶·桑吉(Olivier Sanguy)进一步表示。

“不过,托马斯此次有机会继续他在五年前进行的科学实验。”坎顿指出。例如,在上一次执行太空任务时,他安装了一个Fluidics装置,旨在更好地了解液体(如火箭燃料)在失重情况下的状态,从而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耗,同时,也有助于调整卫星的方向。

工作时间安排紧凑以避免过分单调

桑吉还指出,仅仅一项科学实验远不会占用宇航员一整天的时间。“有些实验只做一次,不过,还有些实验要进行两到三次,”坎顿解释道,“例如,对于有关评估睡眠质量的实验Dreem,在执行科研任务之初、中间阶段以及结束之际都需要进行实验评估,最后一次是在9月底。”在每隔45分钟便进行昼夜交替的太空环境中,此类实验评估对准备执行距离更远、持续时间更长的任务(例如火星)至关重要。

当然,佩斯凯不会是唯一一个参与这项工作的宇航员。接替他的德国宇航员马蒂亚斯·毛雷(Matthias Maurer)将会继续进行这项实验。很有可能,在2022年春季,意大利宇航员萨蒙达·克里斯托弗来帝(Samantha Cristoforetti)会接手继续实验。当然,还有有关数据保密的问题:实验结果通常是匿名的,重要的是要让多名宇航员参与这项实验。

具体而言,在这6个月中,进行了大约232项科学实验,其中,包括大约40多项欧洲科研项目,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负责其中的12项。任务众多是为了避免过度重复一项工作?“在太空中例行公事的心态极其危险,”桑吉解释道,对于坎顿来说,“这并不是有关宇航员舒适程度的问题,而是为了优化组织欧洲获准执行太空任务的时间。”更何况佩斯凯还受托为美国NASA做一些科学实验,此外,还要负责对国际空间站的改善和维护。

多重身份:宇航员、工程师和太空科研大使

尽管任务繁多,然而,佩斯凯利用在国际空间站逗留期间还开展了一些专项实验,这些实验不会延续扩展。例如,佩斯凯对一种尚无法分类的生物(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更不属于菌类)在地球上和微重力环境中的演变进行了比较,这项实验让作为生物学家的佩斯凯非常着迷。

此外,他还要与数十万法国学生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因为这也是宇航员的另一项使命:承担科研大使的角色,唤起年轻一代的使命感。目的更倾向作为教育手段而不是搞科研。“有关斑点的实验一直让他挂在心上,因为这项实验面向的是青少年群体,包括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坎顿说。此外,还有两项与大学生有关的实验,其中一项是跟踪在佩斯凯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运送到的万寿菊的生长情况,伴随万寿菊一同抵达空间站的还有佩斯凯亲属的信件。

一些人对实验存有争议

然而,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这些实验以及执行任务要耗费巨资,一些人抱怨成本过高,这令整个科学界和航空航天业界甚感不爽。同样,法国宇航员帕特里克·鲍德里(Patrick Baudry)称,在他看来国际空间站现在犹如“太空旅游”,阻碍了重返月球和征服火星的工作。

“除了进行宣传和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产生梦想之外,这已经毫无意义,”鲍德里去年4月接受法国France Bleu电台采访时直言,“从科技层面上来说,鉴于投入金额庞大,这实际上意义已经不大。”

在所进行的这些实验中,对其进行解读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不过,仍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实验,可以为未来的太空项目奠定基础。从长远来看,佩斯凯参与的神经科学实验以及遥控机器人实验应该有助于实现从Gateway控制中心远程控制月球漫游车。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在自然卫星轨道上建设空间站很有用处。这会是法国宇航员的下一次任务吗?

(编辑:刘涛)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