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周周、凯文编译报道】11月8日早上,法国戛纳市一名男子持刀袭击了坐在警车内的4名警察后被警方制服,在制服过程中袭击者中枪受重伤。由于袭击者在发动袭击时,口中提到了“先知”,警方可能将此事件视为恐怖袭击。不过,目前调查工作仍由尼斯警方负责展开,并未由法国反恐检察院(PNAT)接手。
据警方通报,袭击发生在上午6点40分,一名男子持刀靠近戛纳警察局前的一辆警车,突然打开车门,用刀刺向一名警察的胸部,然后绕过车辆,攻击警车负责人,同行的另一名警察随后开枪还击。袭击者中枪受重伤,目前仍有生命危险。袭击案事发地点离举办戛纳电影节的戛纳电影宫仅500米。
11月8日,法国戛纳袭警案发生后,警方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法新社图)
事发后,法国内政部长达马南紧急赶往现场,他表示,遇袭警察由于事发时穿着防弹服,因此伤势并无大碍,但他在袭击事件中“严重受惊”。
根据警方消息,另外两名警察被同事的弹片轻微击中。
戛纳市长利斯纳尔对袭警事件表示震惊。他表示支持警方的行动,并对他们的专业精神予以肯定。
警方初步调查显示,袭击者生于1984年,阿尔及利亚籍,他于2010年来到欧洲,持有意大利居留证。2016年起,他经常来法国,在戛纳一间公寓至少住了两年,并且在今年10月22日向法国警察局递交了居留证申请,目前还未拿到居留。
法国内长达马南确认,袭击者此前在法国期间没有违法行为,在法国警方和司法部门没有犯罪记录。袭击者不在极端化监控名单上,也不在“S级”监控档案内。
袭击案发生后,除了右派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戛纳所在的滨海阿尔卑斯省议会议员西奥蒂(Eric Ciotti)直接在推特上将袭击称为“恐袭”外,其他地方官员都比较谨慎,比如尼斯市长埃斯特罗西(Christian Estrosi)在推特将袭击案称为“伊斯兰主义性质的袭击”。
右派共和党另一位总统候选人、大巴黎议会议长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则在推特上呼吁对袭警者设立“最低服刑期限”。
极右国民联盟(RN)总统候选人玛琳娜·勒庞也没有将袭击称为“恐袭”,但她在BFMTV新闻台上指责“这类袭击案已变得司空见惯”,甚至“常态化”。她认为法国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预防恐怖主义性质极端化行动’监视档案(FSPRT)名单上的人没有被系统性地驱逐出境。”
“情况在恶化”
就在戛纳袭警案发生前几天,法国接连发生袭击案,但目前都未定性为恐袭。11月5日,在里昂卫星城Villeurbanne,一名15岁男孩举着一把大砍刀,在犹太学校附近走来走去,嘴里还喊着反犹口号,被警方逮捕。就在第二天,在同一个城市,一名男子持刀试图偷一辆警车并大喊“真主至大”,但未遂被捕。
一名警官指出,“这两起案件虽然与恐袭没有太大关系,但它们证明情况正在恶化,而且袭击者越来越频繁用刀来作案。”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10月22日,在巴黎西北郊的Colombes市,一名男子举刀大喊“真主至大”冲向一名警察,最终袭击者被击毙。这名住在巴黎北郊塞纳-圣德尼省的袭击者因贩毒被警方所熟知。但他并没有被记入“预防恐怖主义性质极端化行动”监视档案中。
除了不断发生的袭警案,近日在巴黎东南郊塞纳-马恩省Savigny-le-Temple镇还发现呼吁“谋杀或强奸警察”的标语。10月31日,法国内长达马南愤怒表示这是“不可接受的”,并将其归因于警察在近期对贩毒点的干预。达马南指出,10月30日该镇刚刚因贩毒逮捕了6人。
这些标语写在一栋建筑物的大厅里,并制定了“奖励标准”,“斩首或强奸一名警察”奖励50万欧元,“扫射”警察奖励10万欧元。检方已经就威胁公职人员展开调查。塞纳-马恩省警察局、警察工会对此事表示愤怒,警察公会联盟称:“暴力被推到更高的级别,氛围越来越让人对警察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忧”。
政府矢言“严打”袭警行为
由于袭警案频发,今年5月,法国政府宣布一系列措施加强打击袭警犯罪。政府承诺:将加大袭击宪警者的制裁力度;对于因为袭击宪警而被判无期徒刑者,最低服刑期限将定为30年;严格限制此类性质犯罪分子的减刑;并将设立一个“特别罪名”来“更坚决”地打击此类犯罪。此外,暴力抗拒宪警执法也会被课以更重惩罚。
不过,警察工会对相关措施能否收效持怀疑态度。警方此前一直要求对袭警犯案者确立“不得减刑”或“最低服刑期限”制度。警察工会Alliance认为,如果没有此类措施,“什么都不会改变”。
(编辑: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