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来米编译】法新社10月28日报道,吸毒者群聚滋事现象继续困扰巴黎及近郊,居民愤怒难捱,当局与毒贩和瘾君子展开了斗智斗勇的较量。
在巴黎北郊,欧拜赫维利埃市(Aubervilliers)和庞坦市(Pantin)的居民最近发出强烈抗议,反对吸毒者被变相驱逐到自己居住的街区。近些年,有关部门始终无法遏制盘踞在巴黎东北部多年的这些特殊群体。
这些人吸食的高纯度可卡因“霹雳”(crack)与其他毒品不同,销售网络分层多,经常以小份量方式通过众多小卖家销售。法国毒品和毒瘾观察站(OFDT)专家及2021年1月出版的《大巴黎的“霹雳”》合著者甘迪翁(Michel Gandilhon)称:“这是一个由众多几乎自治的小商贩组成的混杂、分散市场。”
毒品走私网络由三个主要参与者组成:供应者、“厨师”和经销商。“厨师”是交易中心,可以供货给多个经销商。他们通过“骡子”获得可卡因,后者主要通过是来自圭亚那的飞机带入法国。
拿到纯可卡因(90%以上)之后,“厨师”将它与水、小苏打或氨水在锅中混合加热。缉毒大队负责人拉阿耶(Virginie Lahaye)介绍说,一公斤可卡因可以生产700到800克“霹雳”。这些“厨房”规模都很小,没有发现工业化生产。摄取几十克“霹雳”对人体来说已经很多。
拉阿耶说,“霹雳”是法国本地制造的少有的几种毒品之一,其原材料可卡因价格昂贵、中间商多,因此利润相对少。
“霹雳”被制造出来后马上会出现在街头小贩手中,他们大多来自西非,被人们用母语称做“modous”(小贩)。
与大麻或可卡因贩卖旨在利润最大化的金字塔式结构相反,他们不希望创立一个“大公司”,更倾向于非正式、更灵活的形式。
“modous”以小型组织的形式销售,一块最小0.2克的“霹雳”售价在10-15欧元,也可以用偷来的手机、衣服、食物或性行为交换。一位吸食者向记者表示,他经常在Villette公园或者附近的地铁出口买“霹雳”。
巴黎北部拉夏贝尔门(porte de la Chapelle)附近的一块荒地曾经是瘾君子和毒贩的聚居点,被称作“霹雳山”(colline du crack)。2019年底他们被疏散到斯大林格勒广场(place Stalingrad),然后又被驱逐到Eole花园。今年9月24日,在内政部长达马南的命令下,警方将Eole花园的50多名瘾君子用大轿车转移到奥古斯特-巴伦广场(place Auguste Baron)。
瘾君子被当局圈定的新据点是巴黎市区和塞纳-圣德尼省欧拜赫维利埃市和庞坦市的交界地带,距离上一处聚集地Eole花园不到两公里,距离最初的“霹雳山”不到三公里。
甘迪翁认为大巴黎“霹雳”社群的一大特点是社群性,他们很多人来自西非,可以共享住宿、证件、资源。毒贩生活简朴,卖“霹雳”所得让他们足够生活,并且将一大部分寄回国买房买车。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回国,很多人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编辑: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