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8月13日夏莹编译】经济复苏当前在全球呈现出极其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所证实的那样,它向上修正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而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却正在减缓。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研究主任让-弗朗索瓦·罗宾(Jean-François Robin)近日在《世界报》撰文称,新冠疫情是导致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不平衡的强大加速器。本报对原文摘编如下:
走出危机:亚洲或赶末班车
拥有有效疫苗接种计划的国家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不可避免地扩大。第一波疫情的“赢家”,如和澳大利亚,如今正在被甩在后面,并且由于缺乏足够的疫苗而不得不选择关闭边境。而最先陷入健康危机的亚洲,或将成为最后摆脱这场危机的地区——中国除外(编者注:截至8月10日,中国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8亿剂次),而缓慢恢复的欧洲也赶上了美国的脚步,首剂疫苗接种率达到70%。
3月24日,人们在法国圣康坦-昂伊夫林一家体育馆设立的新冠疫苗接种中心等待接种疫苗。(图片来源:新华社)
接种疫苗的国家复苏将更加强劲,能够在不危及卫生系统的情况下重新开放。法国在2021年的GDP增长预计为5.5%,而泰国则仅为接近1%的水平。发达国家将比新兴国家更加迅速地恢复至疫情前的GDP增长水平——平均两年,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5年恢复期相比,是个相当短的时间,而相比之下,仅有四成的新兴国家能够做到如此。
1.25亿人日生活费不足1.9美元
与此同时,贫困急剧增加,全球估计有1.25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9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全球营养不良的人数从2019年的1.35亿增长到2020年的1.65亿。
由于单薄的财政支持,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通常是低收入国家)的潜在及未来增长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富裕国家能够动员的财政支持几乎是新兴国家的4倍和低收入国家的8倍。除了财政支持外,超高死亡率、对教育的冲击——在学校关闭时间最长的地方,对教育水平的长期损害将更加明显,再加上冲击的后续影响,均对经济增长造成威胁。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的一篇题为《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的文章估计,在美国,失业率和超高死亡率将在未来15年持续走高,相关死亡人数将达到80万(由于自杀、酗酒、吸毒等原因所致)。
新冠疫情在国家内部造成的冲击也很不均衡。基本职业(护士、收银员、司机等)主要来自工人阶级背景,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女性人数过多。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女性工作岗位遭遇的威胁要比男性高19%。在法国,为了照顾孩子而放弃的工作女性数量是男性的两倍。相反,在非洲,女性工作往往更容易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她们因为要养家糊口而无法停止工作,因此更多地暴露在了病毒之下。
疫苗,短期内的最佳投资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说法,年轻人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新冠病毒对全球18-29岁的年轻人产生了“系统的、深远的和不成比例的”影响,并增加了“不平等和削弱整整一代人的生产潜力的风险”。
以支持增长、国家为保障机制提供资金援助为手段,货币政策最终能够挽救就业,但也产生了副作用,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在美国,随着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兴起,新冠病毒暴发之前就存在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了该国历史上从未出现的财富集中:1913年,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享利·弗里克(Henry Frick)、卡耐基(Dale Carnegie)等人手中掌握了美国财富的0.85%。今天,根据福布斯数据,贝索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则拥有美国财富的1.35%。
同样,危机期间积累的额外储蓄中,有50%来自最富有的10%人群,而低收入阶层则普遍负债。简而言之,健康危机往往会放大一些趋势,如数字化、能源转型、去全球化等,不幸的是,不平等也不例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到2021年底,40%的世界人口将接种疫苗,到2022年底则为60%,预计将耗资500亿美元,但可节省9万亿美元。这可能是短期内全球最棒的一笔投资。
(编辑: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