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法媒:春天动物容易“醉酒”?科学家:正常

【欧洲时报4月22日筱圈编译】春季走在欧洲的道路上,你很有可能会见到一些莫名兴奋或者大胆的野生动物,它们甚至会一反“胆小”常态,冒险进城。法媒对这种“反常行为”给出了科学的解释,称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春天类似“醉酒”的动物数量更多,这是正常现象,不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

动物春季易“醉”?科学家:自然现象

《赫芬顿邮报》法国版报道,随着树木和植物春天发芽,一些动物食入某些新植被就会中毒,出现类似“醉酒”状态,鹿和羚羊尤其明显。

据悉,这些新芽富含糖分和汁液,这意味着它们有巨大的发酵潜力。然而,糖分子在动物胃中发酵会产生酒精(乙醇),导致它们“失去理智”,冒险进入村庄。一般来说,这种状态不会超过几个小时。

实际上,自然界还有更多有酗酒倾向甚至吸毒成瘾的物种。2011年,在瑞典,一头麋鹿被发现“喝得酩酊大醉”困在树丛,出现这种状况的还有松鼠、野猪,甚至某些灵长类动物。调研结果显示,它们吃了太多腐烂的、正在发酵的水果。

不过,也有些动物对酒精有很强的抵抗力。比如,马来西亚的笔尾树鼩的酒精耐受性是世界上最高的,包括鼩鼱和懒猴(中文定名蜂猴,世界上唯一有毒的灵长类动物)在内的7个物种以花蕾发酵花蜜为基本食物。科学家在2008年发现,这些动物体内有天生的解毒代谢功能,因此它们很难因误食而“喝醉”。201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蝙蝠也有同样的能力。

多种跨物种动物享受这种醉醺醺的快感

研究发现,还有很多动物不是靠食用植物,而是利用其他生物来获得这种“醉醺醺”的快感。例如,狐猴利用蜈蚣,除了通过摩擦它们的皮毛来起到抗寄生虫的作用外,它们还会吞下一些蜈蚣的毒液。

在海洋中,海豚对河豚(或河豚鱼)也有类似行为,它们咬住河豚,让其释放它们具有麻醉作用的毒素。

相比之下,鹿就显得非常聪明了,即使它们进入人类的城里也不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中。如果遇到鹿类动物过马路,只需小心避让即可。如果它们出现在你的房子周围,最好的办法是让它们自己呆着,鹿会自行离开。

(编辑:汩桥)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