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法媒:多重冲击削弱了欧洲工业

【欧洲时报2月2日贾言编译】欧洲的工业结构现在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的北部和东部,而南欧大部分则处于非工业化状态。能源危机叠加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进一步削弱了欧洲工业。

法国《回声报》(Les Echos)报道,对于欧洲制造企业来说,所面临的冲击正在成倍增加。而且每一个冲击都会产生长期的影响。今年,人们将会再次深刻感受到制造业所遭遇的能源冲击所带来的影响。欧盟的能源支出去年翻了一番多,达到8000亿欧元。

此前,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旨在对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提供补贴,令已经备受危机折磨的欧洲“雪上加霜”。

南欧的去工业化

近年来,在许多欧洲国家,生产结构已经出现萎缩。制造业占比呈下降趋势,已从2000年占欧盟内部生产总值(GDP)的18%下降到2021年仅占15%,而且,这一平均值掩盖了成员国之间的显著差异。

如今,欧洲工业主要集中在北欧、德国、奥地利、芬兰和意大利北部,以及东欧国家。在这些国家的总财富中,有近20%仍然来自于工业。在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南部,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已降至10%-11%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声称要通过企业回迁来让欧洲大陆实现再工业化的论调似乎与现实有差距。

能源冲击

然而,能源价格飙升已经削弱了欧洲工业。与石油引发的冲击不同,天然气和电力带来的冲击会缓慢传导至实体经济。因为家庭和企业签订的能源合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几个月内的固定价格或是国家规定的标准。

因此,“在2022年,得益于政府干预以及能源批发价格向零售价格传导缓慢,企业能源支出增加得以遏制,”安联贸易(Allianz Trade)的经济学家强调指出。但是,由于重新谈判合同和实施新价格,今年受到的影响将是最大,纵使自去年秋天以来能源价格已经相对平静下来。

“数次冲击”

安联贸易的经济学家认为,与2021年相比,今年德国企业支付的价格平均上涨40%,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更是会上涨90%。虽然从总体上看,欧洲工业到目前为止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但是,有些行业已经身陷困境。荷兰国际集团(ING)的经济学家指出:“多重冲击相互作用,对不同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平均来看,最终对欧洲工业产生中性结果。”

很显然,有些行业从中获益(制药、物资设备、机床等),但其他行业则遭受冲击,尤其是在电子密集型行业。去年欧元区造纸业的产量下降了6%,基础金属产量下降了7%,化学制品产量则大跌14%。

诚然,安联贸易的经济学家认为,与能源成本相比,“价格竞争力对劳动力成本和汇率的变化更为敏感”,能源成本仅相当于欧元区工业生产的1.5%。然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及其对电池制造商提供补贴会使情况进一步复杂化。

正如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of European Reform)研究员扎克·迈耶斯(Zach Meyers)所言,“欧盟如今是机动车的主要出口商,其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用于出口,每年带来795亿欧元的贸易顺差。在欧洲,汽车行业也是主要雇主。由于中国的巨额补贴,欧盟已经失去了在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领先地位,欧盟不想失去另一个绿色产业”,即电动汽车产业。新一波去工业化浪潮对于古老的欧洲大陆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编辑:李非)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