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美国运乌武器仅10%被检查 瑞典对部署核武持开放态度

【欧洲时报网】消息人士称,对于运往乌克兰的22000件需要特别监管的高危武器,美国监管员仅对其中10%的完好性进行了检查。同时,瑞典新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近日表示,一旦瑞典成为北约成员国,他对允许在瑞典境内部署核武器持开放态度。这一立场与前任政府立场不同。

美国运往乌克兰的22000件高危武器,仅10%被检查

一位美国国防部官员近日对多家美国媒体表示,目前有少量美国军队在乌克兰对北约运到乌克兰的武器进行相关“监控”和“检查”,他没有透露美军所在的具体位置以及人数,但表示,相关检查行动不会“靠近前线”,而是在安全条件允许的地方进行。美国国务院上周宣布,将分配“人员协助乌克兰政府处理美对乌的军事支持事宜”,但并未提及这些人员将从军队中抽调。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华盛顿邮报》报道,消息人士称,对于运往乌克兰的22000件需要特别监管的高危武器,美国监管员仅对其中10%的完好性进行了检查。

消息人士表示,美国计划通过引入新的武器追踪工具来提高高危武器核查速度,包括“毒刺”导弹和“标枪”反坦克导弹。

与此同时,美国承认,华盛顿不太可能实现100%核实所有武器的完好性。

据报道,迄今为止,向乌克兰提供的大部分武器装备仅符合美国武器监督系统的最低跟踪要求,即所谓的“最终用途监测”。对于小型武器、弹药或个人防护装备等,即被视为扩散风险较小的武器,仅有一名美国军官被指派监督这些装备转交给乌克兰。

消息人士承认,美国还没有对运往乌克兰的武器进行监控的计划,但目前正在引入远程监控技术,该技术应由乌克兰方面提供,包括通过扫描军事装备的序列号来实现。

据悉,近日,还有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美国向乌提供的两套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不久将运抵乌克兰。9月,美国国防部宣布,乌克兰将在未来两个月内收到首批两套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可以算作是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防空系统,可应对飞机、导弹、无人机等目标。

瑞典新首相称对部署核武持开放态度

瑞典新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近日表示,一旦瑞典成为北约成员国,他对允许在瑞典境内部署核武器持开放态度。这一立场与前任政府立场不同。

法新社报道,两周前上任的乌尔夫·克里斯特松在赫尔辛基与芬兰总理桑娜·马林一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上述言论。芬兰正在与瑞典一起申请加入北约。

当被问及这两个国家是否会接受在本国领土上部署核武器时,马林回答说,“我们不应该设任何先决条件……我们已经决定,我们不想为未来关上任何一扇门。”

克里斯特松对此表示同意。他说,“你们将从我这里得到和芬兰总理完全相同的回答。”

报道称,克里斯特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瑞典和芬兰在这些问题上共同行动是很自然的。我在这方面同芬兰携手合作。”

然而,马林和克里斯特松都承认,保留意见可以“稍后”再谈。

报道称,瑞典社会民主党——瑞典5月提交加入北约申请时该党执政——称,它将努力表达“对在瑞典领土上部署核武器和永久基地的单方面保留意见”。

在芬兰,法律禁止进口、制造、拥有以及引爆核炸药。

报道指出,北欧邻国丹麦和挪威已经是北约成员国,它们都已经拒绝允许外国在和平时期在其领土上建立永久军事基地或部署核武器。

据美国《政治报》报道,美国政府官员10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一场闭门会议期间告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友,美国将加速向欧洲多座北约基地部署“升级版”核弹B61-12。这种战术核弹原定明年春季交付,将在今年12月提前运抵。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亚历山大·格鲁什科表示,俄方注意到美国加速在欧洲部署新型战术核武器的报道,美方做法降低“核门槛”。俄罗斯在军事部署时会考虑上述动向,将采取一切必要举措确保安全。

国际原子能机构“独立核实”对乌“脏弹”指控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近日表示,该机构已开始在乌克兰展开核查,以“独立核实”俄罗斯关于乌克兰正在制造所谓“脏弹”的指控。

法新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说,该机构的核查人员“已开始——并将很快完成——在乌克兰两个地点的核查活动”。声明还说,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说,他将在本周晚些时候提供“关于这两个地点最新核查活动的初步结论”。

报道指出,在展开核查之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收到了乌克兰政府请求该机构派遣核查小组的书面申请。此前,俄罗斯指责乌克兰准备对俄军使用“脏弹”,但乌克兰政府怀疑,由于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战事中处于劣势,俄罗斯自己可能在“假旗”袭击中使用“脏弹”,以便给动用核武器找到借口。

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前表示,一个月前已对两处地点中的一处进行核查,没有发现任何未申报的核活动或核材料。俄罗斯总统普京则呼吁国际原子能机构“尽快”对乌克兰核设施进行核查。”

据介绍,“脏弹”是一种带有放射性、生物或化学物质的传统炸药。其破坏力比原子弹或氢弹等核装置小,往往会污染某特定区域,通过直接辐射、吸入或摄入被污染的物质等方式使人们受到影响。

目前,还没有人引爆过“脏弹”。使用“脏弹”的主要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在人群中制造恐慌和焦虑。

(编辑:李朔)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