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4月12日夏莹编译】作为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首位亲自访问克里姆林宫的欧洲领导人,奥地利保守派总理卡尔·内哈默(Karl Nehammer)相信,他有机会对发生在顿巴斯的乱局进行调解。
4月11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奥地利总理内哈默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后出席新闻发布会。(图片来源:新华社)
法国《十字架报》(La Croix)报道,内哈默乐于扮演“搭桥者”的角色。4月11日,这位奥地利总理引发了欧洲国家的集体关注。
内哈默是自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干预以来第一个前往莫斯科会见普京的欧洲领导人。在访问基辅之后,他于10日经由土耳其飞往莫斯科。此次行程是这位奥地利领导人采取的主动,并非来自欧盟的授权。他解释说,奥地利作为一个中立国,“将尽一切努力实现和平”。
任务“有风险”但内哈默相信他的运气
“在普京的眼皮底下”进行调解,内哈默的这一意图招致了东欧国家的批评。
在奥地利,专家们警告不要采取“过于天真”的做法。当然,维也纳有一个明确的立场:莫斯科被认定为侵略者,内哈默的莫斯科之行是为了谴责俄罗斯在布恰(Boutcha)犯下的“战争罪”。
但因斯布鲁克大学的俄罗斯问题专家格哈德·曼戈特(Gerhard Mangott)在接受奥地利公共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莫斯科没有人愿意谈论甚至考虑停火。”这位专家不认为此访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普京所要求的是完全征服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
意识到这是一项“有风险的任务”,内哈默拒绝与普京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只是在奥地利大使馆发表了一份声明。事实上,俄罗斯总统的声明很难令人信服。
2月20日,在一次与普京的电话交谈后,爱丽舍宫认为他们已经达成了停火协议,但俄罗斯的入侵在4天前推翻了这一协议。然而,由于奥利地持中立原则,内哈默相信他的运气。他认为他可以扮演一个“公道的中间人”的角色,至少能得到在顿巴斯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的机会。
有细微差别的“中立”
奥地利议会以1955年独立的先决条件——中立原则的名义,在3月底拒绝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视频会议,尽管后者受到了许多西方代表的邀请。
毕竟,奥地利不是北约成员国,外国军队驻扎在那里是不被允许的,并且维也纳拒绝参加武装冲突。
然而,这种中立也有其细微差别。
“我们在军事上是中立的,但在价值观和国际法上不是中立的,”这位奥地利总理经常把这话挂在嘴边。奥地利允许北约飞机飞越(其领空),并参加了该军事组织的演习。在欧盟政策的框架之下,奥地利还投票支持对莫斯科采取制裁。毕竟,奥地利自1995年以来就一直是欧盟成员国。
(编辑: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