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新闻“全欧了”:法兰西型男重拾八字胡,时尚真是一个“圈”

【欧洲时报网】人类进化至今,原本灵长类动物身体上浓密的体毛已经大面积褪去了,但是男性仍然保持着脸上的胡须。尤其是对于走在时尚前沿的法国男士来说,胡须与发型和鬓角一样,是成为一个法兰西型男的重要密码。

最近,法媒的一项调查显示,25岁至40岁的大批男士重新爱上了过时多久的八字胡。时尚果然是个圈,反观法国历史,以八字胡为代表的“蓄须风潮”不断在法国以及全球的型男时尚圈中“轮回”。

曾经“过气”的八字胡重新受到法国男士喜爱。(图片来源:免费图片网站pxhere)

八字胡曾代表“权力和军威”,因“男子气概”重新受到青睐

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流行蓄须。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的王妃埃拉诺,因为路易七世剃掉了胡须而与之离婚,后来改嫁给留着漂亮胡子的英国国王亨利二世。作为王妃陪嫁的土地,英法两国为此争夺了三百余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子大战。”在当时胡子是高贵与尊严的象征,国王在举行重大活动时,在下巴上戴用头发做的很长而且整齐的假胡子,不仅是国王,就连女王女王也戴上了用黄金做的假胡子。因此,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胡子都是相当的重要。

而最近重回流行的“八字胡”则一度被认为是权力和军威的代表。因为在法国历史上,继高卢人之后,拥有至高君权的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三世,以及19世纪的军人都被要求留八字胡。

留着八字胡的彼得大帝(资料图)。(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不过除了这几个历史阶段以外,八字胡一直鲜有人问津。

近年来,法国潮男们为了展示个性、性感或者男子气概,开始最求把各种类型的“八字胡”当成“时尚道具”。其中,牙刷式、上翘式、高卢式或者獠牙式的八字胡不断涌现在城市街头。托马是一家奢侈品店的导购员,自5年前开始留八字胡。他在接受法国电视2台的采访时表示,尽管这个胡子会令他受到一些非议,但是他在街头的回头率也高了不少。

蓄须习俗“命途多舛”,法国还曾收过“胡须税”

虽然法英曾暴发了300年的“胡子大战”,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中叶期间,欧洲是不流行蓄须的,很多油画里都体现出这一点。直到19世纪中叶之后,胡须又突然开始在西方流行起来。科学家、艺术家、革命家等,都留着扫把似的大胡子。由此可见,胡子的去留与人类进化以及历史文化发展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磨光了的石头、贝壳等工具刮胡子了,如果找不到合适工具他们甚至会用火烧掉胡子,这样主要是为了减少虱子、跳蚤等小虫子的寄生。铜器出现后,男性有了锋利轻便的工具,就更加热衷于让自己的下巴变得光滑了。

亚历山大大帝。(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在古希腊,迫使一个男子剃夫胡子,这是对他的最大侮辱。但到了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他要求自己的士兵平时必须把脸刮干净,以免战场上徒手搏斗的时候被对方抓住胡子。这一习俗一直保持到古罗马时期,罗马皇帝屋大维和恺撒都不留胡子的。后来,留着大胡子、被视为野蛮人的日耳曼人击败了罗马人,男人们又重新留起了象征威武的大胡子。

有趣的是,法国国王法兰西在位期间,有一次和御林军一起喝酒,酒后打雪仗时不小心打伤了嘴唇,为了掩饰伤口不得已蓄了胡子。因为国王留了胡子,全国就上行下效起来了。胡子岂是人人可以留的?于是王室规定只准贵族可以自由留胡须,一般老百姓想留胡须就必须缴胡须税。1553年更颁布了法令,规定凡没有资格留胡须而又不缴胡须税的人,罚劳役。

《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留着胡子。(图片来源:免费图片网站pxhere)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耶稣就是留着胡子的形象,因此基督教徒们大多蓄须。在中世纪欧洲,胡须是判断男性是否到了婚育年龄的标准,而天主教的神职人员终生不能结婚的。为了化解这一尴尬和矛盾,天主教廷正式规定神职人员必须定期刮胡子。由于神职人员的崇高地位,普通男性也开始刮起了胡子,蓄须则再次成为野蛮、贫穷的象征。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没有时间刮胡子,取胜归国的英军士兵们大多是大胡子,一时间蓄须重新风靡欧洲。随后不久,德皇威廉一世登基,他标志性的“海豹胡”也成为了权威的象征。他的孙子威廉二世觉得“海豹胡”还不足以张扬自己的个性,他把胡须两端向上高高翘起,形成了更张扬的“牛角胡”。

威廉二世。(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时间来到近代,为了方便打理,以希特勒为代表的欧洲人率先发明了“卫生胡”,而这被“明治维新”的日本学了过去,这种人中留一小撮浓密胡子的造型被电视剧集广泛使用,成了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标志。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一次性刀片的发明以及电动剃须刀产业的发展,男性社会再次进入了面部光洁的周期......

(编辑:李璟桐)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