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其他
新闻“全欧了”:合法购买的文物应不应该归还?西班牙表示头疼

【欧洲时报网】近日,希腊、伊拉克分别喊话英国、西班牙,要求后者归还流失文物。西、英对此叫屈,他们表示,是从第三方合法购买,不属于归还范畴。与此同时,法国率先归还了贝宁26件文物,德国也由此打算。那么,究竟哪种文物容易追讨回来?英国、西班牙又是否应该无偿归还呢?

被要求归还文物 西班牙、英国:我们是合法购买

9月23日,一块有3500年历史的刻有《吉尔伽美什史诗》残篇的泥板由美国正式交还给伊拉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西班牙《阿贝赛报》报道,伊拉克文物部部长Hussein近日声称,西班牙皇家历史学院(RAH)1999年购买的339件残片,都是非法离开伊拉克的文物,“我们希望马德里政府善意地将它们归还给我们。”

RAH方面则表示,他们是从伦敦一家机构合法购买的,“当年我们花了13万英镑购入的商品,都有合法的各种文件,我们绝不会购买非法文物。”

伊拉克文物部认为,这些碎片属于苏美尔时期的乌尔第三王朝,“就像我们其他的文物一样,每一件都很重要,西班牙必须归还给我们。”Hussein还指出,伊拉克正在走法律程序申诉。

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部队入侵伊拉克并于2003年推翻已故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期间,伊拉克有数千件文物被洗劫并失去踪迹,其中包括巴格达博物馆的1.6万件文物。多年来,伊拉克一直致力于通过在世界各地追捕走私者和古物拍卖来追回其被掠夺的古物。

除了西班牙被要求归还文物,另一个被追讨的则是英国。

帕特农神庙资料图。(图片来源:Pixabay网站)

央视新闻报道,200多年前,在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一批精美的大理石雕塑被英国埃尔金伯爵拆下来运回英国,辗转到了大英博物馆,存放至今。希腊的国宝,就此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近数十年来,希腊多次要求英国归还这批雕塑,均遭到英国的拒绝。

在11月12日于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5周年纪念活动上,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再次提出,英国有义务将帕特农神庙的石雕归还希腊。而英国首相约翰逊今年3月在接受采访时坚持拒绝此举。

约翰逊说,雕塑是英国“合法获得”的。他理解希腊人在这件事情上的心情,但表示英国对于此事的立场很坚定。约翰逊说,雕塑是埃尔金伯爵合法获得的,符合当时的法律。

然而,对于这一说法,希腊无法认同。希腊文化和体育部长莉娜·门佐妮说,“约翰逊显然不了解最新披露的一些历史证据。新的证据表明,埃尔金伯爵从未合法购买过帕特农神庙的雕塑。因此,大英博物馆在法律上也没有资格拥有这些雕塑。”

据悉,11月16日,希腊总理将与约翰逊进行会晤,这次会谈将是两人首次面对面会晤,文化分歧问题也将正式提出。

法国开先河 欧洲开始主动归还殖民时期文物

和英国一样,法国在殖民时期从海外带回了大量文物,很多就收藏在卢浮宫。对于是否向文物源头国归还文物也有较大争议。

法国民族志学与博物馆学专家杜瓦扬认为,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文物的不同部件之间是有关联的,所以更符合逻辑的做法肯定是把它们凑到一起,而不是把它们分隔开,文物的学术价值不应当被忽略。杜瓦扬指出,“帕特农神庙雕塑带来的吸引力依然为英国旅游带来盈利,这令英方难以割舍。”

近年来,法国分别向中国、老挝、埃及和新西兰等国归还过文物。法国国民议会议员科尔洛果表示,法国应该直面来自文物源头国合理的要求,释放出更加积极的信号。

事实上,法国已经做出了行动。新华社报道,10月26日,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把26件法军1892年从贝宁共和国前身达荷美王国掠夺的文物移交给贝方。法国总统马克龙主持归还仪式。

马克龙说:“所有年轻人需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以更好地建设未来。归还不仅仅是归还,还是一个完整的合作项目。”

法国艺术史学家贝内迪克特·萨瓦说,非洲约90%文化遗产如今在欧洲,仅凯布朗利博物馆就收藏大约7万件非洲文物。贝宁共和国政府先前呼吁法方归还大约5000件掠走的文物,包括上述26件文物,但法方曾以法律禁止博物馆藏品“永久性分离”为由予以拒绝。马克龙2017年当选后不久即表示将调研归还非洲文物事宜。法国国民议会去年通过向贝宁共和国等西非国家归还部分文物的法案。

几乎同一时刻,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将一尊贝宁王国时期小公鸡青铜雕像移交给尼日利亚代表团。英国军队1897年攻占非洲西部古国贝宁王国,从那里掠走数以百计青铜器,包括这个小公鸡雕像。

按照法新社说法,耶稣学院是英国首个向尼日利亚归还贝宁王国时期青铜器的机构,这令大英博物馆等机构备感压力。贝宁王国时期青铜器是非洲最具文化意义的文物种类之一,如今有许多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和机构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馆藏品规模最大。

路透社认为,耶稣学院和凯布朗利博物馆的做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德国已同意明年开始归还其博物馆收藏的贝宁王国时期青铜器。英国阿伯丁大学也将向尼日利亚代表团归还一件它1957年拍得的贝宁王国时期青铜雕像。

文物如何追讨?

为什么这些被抢走、偷走的文物难以回家?国际上难道就没有相关的法律公约吗?实际上,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公约确实存在,然而存在诸多实际上的操作困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制定的“1970公约”,是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和追索流失文物领域最为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另一个有关文物追索的国际公约是在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颁布的《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

然而关于追索文物,有两个时间点限制:一个是发现流失文物持有者和文物所在地之后,三年内提起诉讼;并在任何情况下,要在文物流失后的五十年之内提起诉讼。而另一个难点在于,要想追回因为战争流失的文物,需要持有文物的个人、组织或国家承认,这些文物是掠夺所得。此外,因年代久远,流失文物几经转手,很难从法律上控告文物持有者属于“非法”持有。

一直以来,国际上关于文物追索都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当前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途径主要包括依法追索、商业回购、外交谈判和捐赠等。其中依法追索难度最大。商业回购属于无奈之举。政府间外交谈判和捐赠也是比较常见的文物回归方式。

阿克苏姆方尖碑是埃塞俄比亚的国宝,被视为埃塞俄比亚文明的象征,1937年被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下令掠夺至罗马城内。二战结束后,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签署了归还方尖碑的协议,而意大利一直未归还。直到2002年,世界粮食问题首脑会议在罗马举行,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在发言中突然转换话题,当着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和各国首脑的面,要求其归还方尖碑。尴尬之余,迫于压力,意大利政府2005年终于归还方尖碑。2008年,方尖碑在埃塞俄比亚归位亮相。

埃及为追索狮身人面像胡须,耐心等待了166年。1817年,一个殖民主义者掠夺下埃及狮身人面像的部分胡须送给英国表示“忠诚”。这段长75厘米、直径约40厘米、重达400公斤至500公斤的胡须,此后长期存放在大英博物馆。1982年,埃及文化部长访问英国时,正式提出追索要求,一年后英国将其归还。

今年7月,伊拉克文物部部长在美国访问期间带回了1.7万件文物。这是正在进行同类收回文物行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其中包括一块载有3500年历史的楔形文字泥板。此前,该文字版已被清楚地证明,这是“被盗文化财产”,以欺诈手段流入美国艺术市场。

(编辑:赵筱)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