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10月14日赵筱编译】波兰宪法法院近日的裁决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担心事态正在朝着波兰最终脱离欧盟的方向发展。极端保守的波兰政府围绕堕胎、LGTBI权利以及与欧盟关系这些问题上,让社会不断激进化,国内的民众也走向对立。
西班牙《国家报》报道,华沙大学法学教授雅库布·乌尔班尼克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他说,他在这个由极端保守派当政的国家生活得还不如一个二等公民,“处处受到排挤。”
波兰智库OrdoIuris国际法中心主任卡罗琳娜·帕劳斯卡则为传统价值观进行辩护,她认为,欧盟所谓的平等价值观是对传统女性(主动承担照顾家庭责任而放弃全职工作)的污名化。他们是波兰两位普通的民众,也是波兰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他们一个认可欧盟崇尚自由、争取社会权利的价值观,另一个则认为欧盟强加给传统社会相反的道德观。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政治学教授亚历克斯指出,自从2015年,波兰极右翼法律与公正党(PiS)掌权后,社会对立矛盾有所激化,“政府在堕胎、性少数群体权利等问题上,处处与欧盟相悖,社会分化加剧。”
一位波兰政治专家表示,民众之间最大的分歧是在支持政府的人和反对政府的人里。通常,支持Pis政党的都是年龄偏大、学历较低、工资收入少、住在偏远小镇或农村的民众,他们是宗教和传统主义者,“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类人在社会、文化方面是右翼,但在经济领域却更多偏向左翼政策,比如社会援助等。”
反对PiS政党的群体是居住在大城市、受到更好教育、经济情况更好的人,“他们在道德、社会方面上更加激进,在经济政策上偏向自由派。”上述人士称。
波兰外交部副部长帕维尔同意这一观点。“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情况好的群体和经济情况差的群体之间。经济条件好的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帮助国家发展,会鄙视那些小城镇的人和穷人。”
10月10日,超10万波兰人在华沙举行抗议活动,支持波兰留在欧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近日诸多冲突里,帕维尔尤其指出了与布鲁塞尔的冲突。波兰宪法法院日前裁决,波兰国内法优先于欧盟法律,这等于是拒绝欧盟法律凌驾于会员国法律之上的原则,此举撼动了波兰在欧盟的会籍。
帕维尔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是理清楚“欧盟究竟只是所有主权国家的一个组织,还是一个超级大国,后者可以凌驾于任何国家之上。”
上周末,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图斯克、反对党公民纲领(Civic Platform)的领导人,在华沙的集会上呼吁人们保卫“属于欧洲的波兰”,走上街头的活动人数大约有10万人。
乌尔班尼克教授表示,在华沙的这次抗议活动中,两极分化显而易见地变成了“仇恨”,这种仇恨几乎贯穿了政府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公开辩论的各个方面,“现在连辩论的余地都没有了。”
亚历克斯教授认为,是媒体加剧了分裂,“你在TVP和TVN电视台看新闻节目,会发现他们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他们似乎在谈论两个不同的国家。”
乌尔班尼克说,波兰社会存在两种不可调和的世界观,政府选择了一种与自由欧洲相去甚远的世界观。
曾参与公共电视节目的政治学家阿图尔·沃布列夫斯基认为,国家的深度分裂是政治制度“不成熟”的问题。“波兰开始自由选举才只有30年,我们的政治家们都十分年长,思想比较守旧,对很多想法都充满敌意。我们缺乏有能力的政治家,反对派势力也很弱,政府就更加专断。”
沃布列夫斯基指出,造成严重分裂的另一个因素是政府与天主教会之间的亲密关系,他将其描述为“有毒和不健康的关系”,“PiS最忠实的选民是天主教徒,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动员他们。”
(编辑:桃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