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近日,法国卡纳瓦莱博物馆决定放弃在其展览说明中使用罗马数字一事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作为传承千年的数字系统,罗马数字已经成为全球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意放弃似乎确实不妥。但在懂得阅读罗马数字的人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又该如何保护这个文化遗产呢?
图为美国波士顿街头钟表上的罗马数字。(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顾砚 摄)
罗马数字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放弃罗马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尝试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所讨论。
2015年,罗马数字的发源地意大利,就曾计划将街道指示牌、身份证明文件、账单以及官方文件由罗马数字改成意大利文写法,如代表数字2的罗马数字“II”,改为意大利文的“secondo”。但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自杀”的行为。意大利文化界表示,保存罗马数字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在一片批评声中,意大利政府放弃了这个计划。
英国《观察家报》的专栏评论作家Jonathan Bouquet近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罗马数字落在纸上,是一种优雅的体现,几百年来我们一直在使用它。把卡纳瓦莱博物馆里的“路易十四”(Louis XIV)改为“路易14”(Louis14),听起来就不再像是个君主,而是个足球运动员。
传统还是时尚?
直到如今,我们还可以经常在指示牌、纪念碑、建筑物和钟表的表盘上看到罗马数字,卡地亚等手表品牌会特意使用古罗马的写法来体现其“高大上”。在人们心中,罗马数字有很强的历史厚重感,是传统、历史、复古的象征。
图为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钟表上的罗马数字。(图片来源:中新社)
而罗马数字与现代社会、时尚风潮联系最深的,就是美国“超级碗”橄榄球比赛。例如,于2021年1月举行的第54届超级碗比赛,就被写作“Super Bowl LV”(罗马数字中,LV代表54)。
但即使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赛事,罗马数字仍是“备受冷落”。据美国新闻网站InsideHook报道,在谷歌搜索中,“2021年超级碗”(”2021Super Bowl “)的搜索数量是“第54届超级碗”(”Super Bowl LV “)的10倍。近年来,关于超级碗是否要放弃使用罗马数字的问题,也不乏讨论之声。
不便阅读、不够实用
那么,罗马数字为何没落到如此地步呢?阅读不便利、实用性不强可能是其最大的障碍。
罗马数字体系,用I、V、X、L、C、D、M来表示数字,即I=1,V=5,X=10,L=50,C=100,D=500,M=1000。数值较小的还比较好体现,但一旦数值过大,使用罗马数字就很不方便,人们阅读起来也比较困难。另外,罗马数字中没有可以代表“零”的符号,很难进行更复杂和高级的计算,亦是其“致命”的弱点。
没有阿拉伯数字好用,学习罗马数字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少,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博物馆会因“阅读障碍”而改为使用阿拉伯数字了。
美国国家二战博物馆使用罗马数字,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写为“WWII”(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特约记者顾砚 摄)
文化遗产该怎么保护?
但是,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没有人会眼看着它逐渐消失在历史中。早在1931年,美国教育界就曾主张将在小学课本中对罗马数字有所体现;1960年,数学专业性杂志也刊发过关于罗马数字教学必要性的文章,论证学习罗马数字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补充作用。
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网民也有很多讨论。在Jonathan Bouquet的评论文章下,有网民回复称,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阅读,以及如何与阿拉伯数字相对应;还有人认为,用罗马数字做加减法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但是应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它们;还有人称,在博物馆中保留这些罗马数字,正是创造和扩大了人们学习和理解它们的机会。
(编辑:顾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