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英国
帝国飞艇的第一次飞行

【欧洲时报汤林石编译】1924年,英国启动“帝国飞艇计划”,希望建造出“体积比泰坦尼克号还大”的飞艇,像帝国舰队统治海洋一样统治天空。这艘飞艇的最终命运究竟如何?

这艘巨大的英国飞艇长700多英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体积比泰坦尼克号还大”。飞艇上有一个可容纳60人的餐厅,带窗户的走廊,甚至还有一间吸烟室——对于一个充满可燃性气体的飞行器来说,这样的设计堪称“迷惑”。不过不用担心,房间里铺有石棉,这也是这艘飞艇被形容“有史以来最安全”的原因之一。

在新书《国王陛下的飞艇》中,记者兼作家S.C.格温让这艘飞艇重见天日。格温的第一本书《夏月帝国》曾入围普利策奖决选。《纽约时报》书评指出,在这本新书中,格温将一个融合了科技、胆识与疯狂的故事徐徐展开。与其它优秀的通俗历史著作一样,它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映照着那个处于衰退边缘的帝国时代。

格温对这艘名为R101的飞艇的首次航行也是最后一次航行进行了轻快而紧凑的描述。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史无前例地统治着一个“日不落帝国”,但谁也不知道这种统治还能维持多久。

尽管当时的英国拥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但由于印度等殖民地频频爆发独立运动,帝国开始感受到压力。遥远的距离使“治理”变得更加困难。于是,1924年,英国启动了“帝国飞艇计划”,构想了将英国本土与遥远的殖民地联系起来的飞艇航线。

按照英国的愿景,飞艇航线开通后,来往于澳大利亚和英国之间的旅行者将不必在海上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而是可以在11天内完成旅程,品尝着波尔多葡萄酒和优质雪茄,在海洋、山脉和森林上空宁静地飘浮。支持者这项计划的人认为,长期来看,飞艇是比飞机更好的选择,因为当时飞机只能短距离飞行,需要不断降落加油,遇到天气问题或发动机故障时还经常停飞。

在题为《一个坏主意的简史》的一章中,格温讲述了费迪南·冯·齐柏林伯爵的故事,这位德国贵族的发明——“齐柏林飞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用作一种恐怖武器,当时被部署在英国上空作为轰炸机。

齐柏林飞艇有许多致命的缺陷。英国战斗机飞行员使用燃烧弹后发现,只需要一个火源就能让整个飞艇烧成一个火球。除了这种易燃易爆炸的特性,飞艇在大风中几乎无法控制,而且当雨水浸透布罩时,会增加数吨的额外重量,让飞艇很难保持在高空中。

但这些教训却没有受到重视。在德国,这种飞艇是民族自豪感的有力象征,正如格温所说,“兼具工程设计与意识形态价值”。一战结束后,出于类似的民族主义动机,英国接收了这项德国在战败后被迫搁置的技术。

这项工作从一开始就进展不顺利。在一个格外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中,格温描述了1921年在赫尔市上空进行测试演习时,R101的先行型号“像鸡蛋一样裂开”的可怕情形。破损的飞艇无精打采地坠落,喷出混杂着汽油和水的蒸汽,人、油箱和其它东西则从破裂的缝隙中坠落。飞艇破裂后又发生了两次爆炸,其威力之大,将地面上的人们也掀翻在街头。

英国之所以坚持飞艇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本书的主角克里斯托弗·汤姆森勋爵。他是一名退役旅长和工党政客,1923年被任命为英国航空部负责人。汤姆森出生于印度,机智、英俊、有教养,对一个“和平的、通过空中相连的世界”有着浪漫的憧憬。多年来,汤姆森一直与罗马尼亚公主、迷人的已婚作家玛莎·比贝斯科保持着异地恋情。1930年,在他第二次担任航空部负责人期间,汤姆森得知自己有可能会被任命为下一任印度总督,而这份工作将使他离他的爱人更远。在格温的讲述中,汤姆森相信飞艇可以同时拯救帝国和他的爱情生活。

汤姆森看起来是个很正派的人,但也“无可救药地天真”。他对R101的信心部分来源于负责建造它的下属提供的错误信息。下属们明明知道这艘飞艇太重了,而且由牛肠制成的气囊很容易泄漏,但除了偶尔汇报实情,他们都把这些缺陷藏在心里,生怕惹老板不高兴。

汤姆森把飞艇的首飞日程安排得很紧张。他把R101的首航目标定为印度,而且决心及时赶回伦敦参加殖民地首脑会议。也许他想用一个戏剧性的、《八十天环游世界》式的出场,来彰显这项飞艇计划的辉煌。为了达到他的要求,飞行测试时间被缩短了。尽管有报告称沿途的法国上空天气恶劣,但飞艇还是起飞了。

1930年,R101在英国卡丁顿飞离其停泊的桅杆,最终在法国山林坠毁,点燃的氢气烧毁了整个飞艇,艇上54人中仅有6人生还,汤姆森本人也遇难。

《纽约时报》书评指出,格温充分发掘了R101这次“短暂、注定失败”的飞行,他根据官方验尸报告、少数幸存者的叙述以及最近的学术研究,重构了这艘飞艇的确切毁灭原因。“故事的结局并不令人惊讶,但故事的力量依然惊人。”

(编辑:刘涛)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