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英国
善良必须是无私的吗?

【欧洲时报汤林石编译】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他人做出善举,自己的内心也会充盈快乐。但如果一个人留恋这种“余香”,是否意味着他的善举就不纯粹了?真正的善良必须完全不求所得吗?心理学讲师克劳迪娅·哈蒙德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我真的很享受做这件事,它让我自我感觉良好,让我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得到了升华。”如果做完一件事之后你是这样的反应,你肯定愿意尽可能多地做这件事。毕竟,很多人希望追寻生命的更多意义,希望让自己更快乐、更健康。那么,是什么样的行为引起了这些积极的反应?答案是:做善事。

《善良的要素》作者、心理学讲师克劳迪娅·哈蒙德在《卫报》撰文称,越来越多来自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证据表明,实施善意的行为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增强身体健康,甚至可能提高预期寿命。善行不仅对接受者有益,而且对给予者也有益。

2021年,克劳迪娅·哈蒙德与苏塞克斯大学的一个团队合作创立了“善良测试”。这项线上调查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BBC Radio4)推出,有超过6万人参与。这项调查发现,人们做出的善意行为越多,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强。

圣诞节的时候,如果有人真的喜欢你为他们准备的礼物,那么给予的快乐可能比收到礼物的快乐还要强烈。但这种“有所期待”的心态符合善良的定义吗?真正的善良不应该是无私的吗?在传统思维里,善良通常意味着“自我牺牲”,把别人的福祉放在自己之前。确实,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善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做出善意行为的人必须为了帮助别人而放弃一些东西——而不是从中获得个人利益。这可能指身体层面的“牺牲”。如果我在拥挤的地铁上给一个老年人让座,她会坐着,而我会站着。我的好意让我的身体“吃了亏”。同样,如果你每周花费几个小时在食物银行(分发食物的慈善机构)做志愿者,你是在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帮助别人。你并没有从你的善良中直接受益。

然而,当我让出座位,或者你自愿付出时间时,我们在心理上往往会感受到一种自我满足的温暖光芒,这种光芒能在大脑扫描中显示出来,而且与我们为自己赢得东西时的快乐光芒不同。我们还可以通过互惠来获益。就算自己要付出一定代价,我们也愿意对别人做出善意的举动,因为我们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我们需要帮助时,也有人会以善意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几千年来,互惠原则帮助人类共同工作、生存和发展。

左图为《善良的要素》,右图为作者克劳迪娅·哈蒙德。(图片来源:卡农盖特出版社/作者官网)

善良的行为对进化有很大好处,我们的大脑为此奖励我们,促使我们多多进行这种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做善事只是出于“生理本能”。这有点像性。性的进化意义在于繁殖,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以繁殖为目的的性就应该失去乐趣。

所以,为什么要试图压制我们从善行中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呢?为什么不拥抱这样一个事实——行善者和接受者都有所收获?善良并不是简单的交易活动:一个人给,另一个人拿。相反,它是一种共享的、双向的努力。只有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善行才会涉及完全或近乎完全地放弃自我,例如当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或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他人的生命时。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英雄活了下来,他们也能因自己的英勇行为而声名大噪。

同时,那些不那么“高大上”的善举,往往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包括让自己感觉更好和获得别人的好感。换句话说,我们在对他人好的时候,也存着“利己”的心思,而这并没有错。

这并不是说无私的善意应该被自私的善意所取代。例如,如果你想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午餐的唯一原因是为了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获得朋友和粉丝的大量点赞,那你可能需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动机。善良的行为不应该完全只是为了“求夸奖”或者让自己显得更有吸引力,而应该是真诚的。没有人愿意被指责为“作秀”。如果你享受做善事的感觉,从而更频繁地做善事,让世界上的“善良总和”增加了,那么这肯定是一件好事。

坚持做善事可能很难:这需要付出努力,而且并不总是能获得感激和理解。但正因如此,你不应该为体验到那种“温暖的光芒”而感到内疚,也不应该认为这种满足感削弱了你的善意行为。例如,有很多证据表明,向慈善机构捐款会让我们感觉很好,而我们捐出的钱是真真切切能帮助到别人的。

在“善良测试”中,人们被问到他们会用哪些词语来描述他们在接受善意行为后的感受,出现最多的词语包括快乐、被爱、被抚慰、被支持或温暖。如果这就是我们通过做善事能产生的积极影响,那么就不应该过多纠结于动机的纯洁性。善良可以是完全无私的,但更多时候会掺杂着其它意图。为什么不多考虑这些好处,然后更多地做善事呢?

(编辑:唐快哉)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