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德国
研究:德国对亚洲原材料依赖性日益增强

【欧洲时报4月10日冀果编译】中国台湾地区在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大陆则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原料供应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如果没有从亚洲进口的原料,德国经济不会有多大起色。一项新研究证实了德国对亚洲原料日益增强的依赖性。

德新社报道,咨询公司德勤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过去十年中,尤其是来自亚洲的进口份额迅速增长,近1/4的半导体来自台湾。在电动汽车电池方面,来自中国大陆的进口占主导地位。而且在电池原料锂方面,中国大陆也是仅次于智利的第二大供应地。

研究显示,德国工业62%的半导体仅来自五个亚洲国家。最大份额(23%)出自全球最大生产商台积电总部所在地台湾——而且这一趋势正在急剧上升。其次是马来西亚、中国大陆、菲律宾和泰国。德勤供应链负责人桑道(Jürgen Sandau)表示,德国具备建立自己的芯片生产工业的良好条件,因为对于芯片生产最重要的原料硅,德国大约3/4的进口额来自欧洲。挪威作为德国最重要的供应商,份额达到58%,遥遥领先;其后是法国,占比15%。德国与上述国家之间的运输路线短,且来源国政治风险低:“考虑到德国半导体生产建设情况,目前这些条件都很好。”但另一方面,全球硅市场仍由中国大陆主导,份额达到57%。

中国锂供应增加

在电池原料锂方面,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大陆仅满足了全球锂需求的7%,但德国在其中的份额占到24%。2013年以来,这一比例已成倍增长。当时,中国大陆还仅供应德国锂进口量的1%。

德勤表示,随着进口比例的快速增加,中国大陆即将取代智利成为德国工业企业最重要的供应商。虽然目前智利仍以47%的比例领先,但2013年这一比例是76%。从全球来看,这个南美国家继续占据锂市场的61%。

在锂离子电池方面,中国大陆已经明显领先。德国采购的电池中有41%来自中国大陆,而在2013年,这一数值还仅为27%。不过,现在近一半的需求已由东欧满足:23%的电池来自波兰,19%来自匈牙利,7%来自捷克。由于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德国已建设数家电池工厂,并且还有一些正在筹划当中。

(编辑:北风)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