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德国
记者问时爱“打太极” 德国新总理朔尔茨被送绰号“机器人”

【欧洲时报12月15日刘涛编译】世界政坛从不缺“太极高手”,他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往往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答了,似乎又没答。上任不到一周,德国新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已向世界展示了他那卓越的政治才能之一——“打太极”,他似乎很擅长用一些含糊其辞和公式化的回答挫败记者们的刁钻提问,有媒体因此送他一个绰号:“Scholz-o-matic”(机器人朔尔茨)。

多次接受记者采访,朔尔茨回应总是“很官方”

英国《卫报》报道,本月12日,朔尔茨访问波兰。俄罗斯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是绕不开的话题,波兰曾敦促德国放弃这条管道。但在与波兰总理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朔尔茨回避了这个问题,他很巧妙地转移了话题,提到了未来,称在25年内,“也不是很远”,德国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将天然气作为能源来源。

前一天,朔尔茨刚与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举行会晤。当被问及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德国和法国将如何反应,以及他们是否计划重新审视《欧洲联盟条约》的通胀标准时,马克龙花了近三分钟时间详细解答了这些问题。相比之下,朔尔茨的回应就显得非常“官方”:“现在很明确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合作,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并在欧洲范围内做出努力。但这需要我们保持边境的稳定,阻止冲突升级。我们希望确保未来对所有人开放。”


1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左)在巴黎的总统府爱丽舍宫迎接来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图片来源:新华社)

其实在本月早些时候,当朔尔茨向外国媒体介绍左翼政府的联合条约时,就已经展示了自己标志性的“打太极式”修辞手法。

当荷兰报纸《电讯报》记者向他提问,是否认为应对发生在2017年20国集团汉堡峰会后的和抢劫事件负责时,他完全忽略了这个问题。当时朔尔茨担任汉堡市长。他回答说,“我们在联合会谈中同意尽一切努力确保国内安全。警方将得到所需的一切支持,不会给任何人在德国犯罪的机会。”

回顾朔尔茨当选总理后首次参加德国电视台新闻发布会时的表现,德国《星期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记者罗森菲尔德(Dagmar Rosenfeld)感慨道:“Scholz-o-matic又回来了。”

字典里没有“yes”和“no”,朔尔茨被指像“机器人”

早在2003年,朔尔茨担任时任总理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领导下的社民党(SPD)秘书长时,为了捍卫该党立场,他经常重复同样一套措辞。于是当时的《时代周报》(Die Zeit)给他起了“Scholz-o-matic”这个绰号。

“秘书长们很快就学会以尽可能模糊的方式回答问题,并将‘yes’和‘no’这两个词从自己的词典中删除。”海德尔(Lars Haider)说道。海德尔是汉堡当地报纸《汉堡晚报》(Hamburger Abendblatt)的编辑,也是本周出版的朔尔茨首部自传《奥拉夫·朔尔茨:权力之路》(Olaf Scholz:the Path to Power)的作者。

海德尔在书中回顾了这位政客如何一步步调整自己与媒体打交道的策略。“有时他的回答过于简短,以至于采访者根本问不出问题。”不过,目的只有一个。“他通常不会直接回答问题,主要为了不让采访者觉得他们可以决定谈话的主题。”海德尔写道。

在这点上,朔尔茨的习惯与他的前任默克尔(Angela Merkel)如出一辙,后者在演讲时常会刻意进行平淡和公式化处理,以免引起意料之外的外交纷争。

“政治家说的每句话必须让每个人都能听明白,包括那些不在场的人。”朔尔茨在一次采访中对海德尔说,“你不能依赖语境来传达句子的含义。”

朔尔茨的语言风格让一些媒体颇有微词。德新社本周就暗指朔尔茨的行事风格像“机器人”,称这对他职业生涯可能弊大于利。《明镜周刊》(Der Spiegel)的费尔登基兴(Markus Feldenkirchen)认为,这暴露出人们对新闻行业的一种怪异认知。“尤其对一位总理来说,要看得更远一些。”

(编辑:罗林)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