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德国
进口商品价格暴涨 德国面临输入性通胀风险

【欧洲时报9月30日文耕编译】作为世界重要贸易国之一,德国必须进口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变得稀缺和昂贵。进口商品价格同比上涨近17%,与1981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时的涨幅相同。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德国输入性通胀风险卷土重来

德国《世界报》网站报道,如果说2020年的关键词是新冠疫情,那么,2021年的关键词可以是供应瓶颈。作为世界重要贸易国之一,德国进口的几乎所有商品都在变得稀缺和昂贵。这可以从德国联邦统计局定期统计的进口商品价格中看出。

数据显示,2021年8月,德国进口商品价格同比上涨16.5%。这是自1981年石油危机(17.4%)以来的最大涨幅。其中,部分进口商品价格可谓暴涨。天然气价格在12个月内增长了178%,电力价格增长了136%,煤炭增长118%,铁矿石增长97%。个别农产品的价格也大幅上涨,如咖啡价格上涨了1/3,谷物价格上涨1/4。

德国首都柏林,快递员在街头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报道指出,虽然进口成本的增加目前还没有一对一转化为商店柜台更高的消费价格,但这种情况确实表明,一种外部进口压力正在推高价格。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输入性通胀”危险。

1950至1980年代,该术语经常被用来表示德国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敏感性。自柏林墙倒塌和全球化以来,输入性通胀似乎不再是一个大问题,国际竞争抑制了价格水平,让其无法攀升。过去几十年里,最多是货币疲软的新兴市场国家会担心输入性通胀的威胁。以土耳其为例,里拉的大幅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以当地货币计价变得更加昂贵。企业别无选择,只能将通胀转嫁给消费者,消费价格也相应被推高。现在,输入性通胀风险显然也在德国全面卷土重来。

多原因导致商品短缺、物价上涨

专家预计,更昂贵的进口价格也将对德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产生影响。因为如果公司不转嫁从外部增加的成本,他们将不得不接受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的现实。1981年,当进口价格大幅上涨时,当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6.3%。今年8月,德国官方报告了3.9%的通胀率,为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不少经济学家认为,9月的通胀率可能会超过4%,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将向5%的方向发展。

“目前,通胀风险正在显著增加,”VP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吉茨尔(Thomas Gitzel)表示。此前还可以肯定地说,通胀是暂时的,“但现在原材料价格的明显上涨正在改变最初的状况。”

此外,他认为天然气价格上涨会对电价产生影响。“因此,目前的局部价格上涨波及大部分经济领域的风险是存在的。”当前的情况表明,短缺问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因此,商品短缺对价格的推动效应将比原先预期的要长。”吉茨尔说。

商品短缺的原因是新冠疫情危机后几乎同步的经济繁荣。此外,经济的绿色转型也推动了对众多资源的需求。“为了实现欧盟相当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需要大量投资来减少CO2排放,”资产管理公司Aegon AM的首席策略师图赫(Hendrik Tuch)说。“公司和政府为减少CO2排放而进行的投资需要大量额外材料,而这进一步推高了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消费者很快就会面临成本的大幅上涨。

还有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物价上涨与近年来的过度宽松央行政策有关。德国黄金和白银零售商Degussa Goldhandel的首席经济学家波莱特(Thorsten Polleit)说,“通货膨胀不是自然灾害,它是由货币政策引起的。”他认为,故意推高通货膨胀是为了使堆积如山的债务贬值并重振公共财政。

(编辑:秋狸)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