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感知中国经济温度
水果价格猛涨 中国消费者“很受伤”

图为昆明一连锁超市的泰国水果。(图片来源:中新社)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晓喻北京报道】“最近水果真心贵,葡萄20多块一斤,车厘子就更别提了。”月薪过万的北京白领裴钰对朋友抱怨。按营养学家的建议,每人每天要吃一斤水果,“我每天光花在水果上的钱就得三十四块,简直吃不起了”。

感觉没有“水果自由”的并不只是裴钰一个。官方数据显示,4月中国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批发均价每公斤6.28元(人民币,下同),环比上涨5.9%,同比上涨12.3%,已经达到2015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

“疯狂的水果”甚至引发了高层关注。中国总理李克强日前在考察山东途中,专门临时停车走进一家水果店询问水果涨价情况,要求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水果价格合理。

水果为何开启“狂奔style”?

分析人士称,近期中国水果价格飙升主要是受清明、端午等节假日及市场供应偏紧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武婕表示,4月柑橘类水果已经逐渐退市,而北方时令水果还没大量上市,市场供应主要依赖苹果、梨等耐久存放水果和南方时令水果,因此出现“青黄不接”。分品种看,荔枝最近受天气影响明显减产,供不应求,价格走高;西瓜现在逐渐上市,但数量还不多,价格自然也偏高。

武婕认为,在南北方时令鲜果大量上市前,预计苹果、梨的价格将进一步上涨。5月底以后,西瓜产新地区不断增加,预计价格会逐渐下降。7月以后,随着夏季水果种类增加,市场总供给量也会明显增大,全国水果整体价格将趋于下降。

从长期来看,中国水果价格有稳定基础。

据官方数据,2018年中国国内水果消费总量约为2.53亿吨,全国水果总产量约为2.61亿吨,水果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武婕预计,到2020年中国水果产量将为2.76亿吨,国内水果消费总量将达2.62亿吨。“总体看,中国水果产需基本平衡,略有盈余。”

食品价格还要涨多久?

实际上,最近涨价的不光是水果,还有蔬菜和猪肉。据官方数据,4月中国猪肉价格上涨14.4%,涨幅比上月扩大9.3个百分点;鲜菜价格水平仍处于高位,同比上涨17.4%。这对中国消费者的钱包来说压力有点大。

“一开始他们说‘香椿自由’,我家不吃香椿,没什么感觉。可是现在猪肉都涨价了,这就有点头疼了。”60多岁的陈淑云一边在超市买菜一边说。

受猪肉、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影响,4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申万宏源宏观分析师秦泰称,这轮食品价格上涨虽然强度大于历史同期,但可持续性较弱,此后几个月预计将逐渐归于平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也表示,受猪肉价格走高影响,2019年下半年个别月份CPI同比增速可能会上升到3%,但较长时间维持在这一水平的可能性不大。全年来看,CPI同比涨幅仍能控制在3%以内,能够完成政府预期目标。

唐建伟称,因需求带动核心通胀大幅走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预计年内通胀不会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

(编辑:秋狸)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