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欧时经济茶座
电商在欧洲复制“中国模式”?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夏宾报道】中国电商巨头正在搅动着俄罗斯市场。12月初,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中国物流运营商菜鸟计划再向俄罗斯市场投资7亿卢布,推动俄罗斯各地中小企业开设速卖通投递网点,赞助在各类公司场所安装快递驿站、快递柜,希望以此方式在俄罗斯建立完整的物流周期。

俄罗斯仅仅是阿里巴巴出击欧洲的一个缩影,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国家的电商市场都有这位中国电商巨头的布局。中国电商公司们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如何?最具代表的阿里巴巴能否对抗亚马逊?“中国模式”在欧洲会成功吗?本期的欧时经济茶座将描绘出一幅中国电商欧洲市场的“战略全景图”。

本期做客欧时经济茶座的专家: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洪涛

速卖通西法意国家站总经理 王长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曹磊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 赵萍

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王健

以速卖通为平台、菜鸟为通道,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及配套体系已经在欧洲有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图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的阿里巴巴集团北京总部标识。(图片来源:中新社)

阿里在欧洲打造物流网络 比利时列日仓库辐射4亿消费者

早在今年6月,阿里巴巴就宣布在俄罗斯的物流和配送行业投资10亿卢布。俄罗斯Reworker公司执行董事阿列克谢·茹科夫表示,菜鸟以小企业为突破口,这与其他投递网点运营商不同,后者更喜欢通过与大型零售商或购物中心合作来打入其空间。

在他看来,除了能从快递柜场所租赁中获得收益外,这种方法还保证了小企业可以利用快递柜产生的额外顾客流量。

而把时间再往前拨,在去年10月初,阿里巴巴开始在比利时列日机场建设一个大型仓库,占地22万平方米。现在,凭借这一仓库的建立,菜鸟已经在欧洲地区织就了一张联通中国市场的跨境物流网络。

比利时列日,是一个人口仅20万的小城,位于欧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其方圆300公里范围内覆盖着欧盟60%的GDP。从这里开车出发,一天内,通过公路运输,可触达超4亿的欧洲消费者。

目前,菜鸟在欧洲卡班网络以比利时列日为中心,辐射法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德国和捷克等欧洲重点国家。

中国货物抵达列日机场后,这张网络能将包裹快速分发到欧洲多个国家,每周都有数百辆卡车,穿行在欧洲,把菜鸟包机、中欧班列菜鸟号运抵欧洲的外贸出口包裹和物资,注入到各个国家的配送网络。

疫情期间这张网络仍保持正常运转,源源不断将救援物资运抵欧洲。受疫情影响,欧洲电商消费大增,该网络也保障了中国出口物流不“熔断”并保持高效。

“以速卖通为平台、菜鸟为通道,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及配套体系已经在欧洲有了比较成功的经验,虽然把中国货物买到欧洲的总体销售量跟国内业务比起来还是比较小,但是能看到这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如是说。

但曹磊也指出,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商出海欧洲的第一梯队,但比较可惜的是在第一梯队里只有阿里,而其他的中国大电商也没有组成第二第三梯队,中国电商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化。

以京东为例,2018年7月,刘强东对京东进军欧洲计划做出了表态。“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在中国销售来自德国的商品。我也希望在欧洲销售商品。我们必须理清楚这些细节。”

同时,刘强东当时也透露考虑通过收购进军欧洲市场。“如果我们看到好机会,就会去把握。”按照他的意思,京东进军欧洲第一步还是以收购为主。京东计划扩大在欧洲业务,计划2018年年底完成进军欧洲市场的战略。但两年过去,并未见京东在欧洲市场的实质性动作。

苏宁方面也在最近两三年进一步完善在欧洲的供应链建设,尤其是在时尚、生活和快速消费品领域的业务拓展,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海外品质好货。换言之,苏宁在欧洲地区拓宽了海外直采基地,把欧洲发展成其更为丰富的重要货源地。

曹磊指出,实际上除了阿里巴巴之外,其他的中国头部电商公司更多的是把欧洲商品带到中国市场去,给中国消费者带去足不出户买遍欧洲的消费体验,但真正把中国货物卖到欧洲、真正扎根欧洲开拓市场的头部电商公司只有阿里巴巴。

2019年12月,比利时瓦隆大区外贸与外国投资总署海外市场首席运营官康蓬年在欧洲跨境电子商务论坛期间出席直播活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阿里速卖通能否挑战亚马逊?

2019年5月,一个来自东方的消息传进了欧洲电商领域。阿里旗下海外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Ali Express)计划向全球更多国家的零售商开放全球速卖通服务,目前主要在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和土耳其四个国家进行试点。

这就意味着,除了中国卖家以外,上述4个国家的企业也可以入驻速卖通,接入其覆盖的超150个国家的庞大客户网。这些公司包括土耳其电商公司Trendyol,一家土耳其最知名的在线服装零售商,还有俄罗斯互联网公司Mail.ru,拥有9700万活跃用户。

阿里巴巴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西班牙、法国都在开场半小时之内就完成了过去1小时的成交额。西班牙站同比增长60%,中国产手机、手机配件、游戏机、电视热销。在法国,居家园艺产品和小家电最受欢迎。

2020年至今,速卖通西班牙站的本地商家数和买家数均有大幅增长,买家数翻了一倍,西班牙本地商家数新增超260%。今年11月,西班牙海外仓日均单量相比年初已翻了6倍。11月至今,法国的成交额和订单数增速均超过100%。

有业内人士认为,速卖通将与亚马逊在全球展开直面竞争,而作为阿里巴巴拓展海外的急先锋,速卖通正在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与亚马逊展开正面竞争,上述成绩就是“战果”。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阿里巴巴速卖通在欧洲实现了高速增长,但从其卖货品来来看,目前仍是以中国卖家为基本盘,这一点与亚马逊众多的海外卖家相比还有差距,但现在速卖通已经在发展海外商家,原因在于海外商家与中国商家在货品上有一定的互补性,海外商家的产品、设计更为符合当地用户需求,同时也可以为中国商家与海外商家的合作搭建桥梁提供机会。

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健认为,在跨境电商领域,速卖通代表是中国企业平台,亚马逊则代表美国企业平台,跨境电商不同于国内电商,必须深刻考虑国际关系的未来演变。

“速卖通不管从效益层面,还是政治层面都必然会选择鼓励中国卖家,这是政商一致的方向,是很稳固长期的方向,即使暂时还落后,但总将会越来越好,关键是要能稳定地提供给卖家持续发展的环境。”王健说。

洪涛表示,通过背靠中国最丰富、最强大的供应链,速卖通给海外用户提供极致性价比和极为丰富的商品。同时,平台商家已通过阿里巴巴输出的技术、物流和支付解决方案,获得了把生意做向全球的系统运营能力。

洪涛直言:“未来,速卖通不仅将继续赋能中国商家出海,还将在国内电商平台技术上积累的经验移植到其他的国家和区域,帮助这些国家的中小品牌和创业者也能够把他们的货品销售到更多的国家和区域,帮他们实现国际化。”

开拓空间大 欧洲是中国跨境电商蓝海

2019年曾有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欧洲的网购用户来说,中国是跨境电商购买的热门目的地。

在欧洲几乎每个国家,如冰岛、挪威、瑞典、芬兰、英国、丹麦、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拉脱维亚、德国、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国家,中国都是跨境网购者购买产品最多的国家。

“欧洲市场消费能力相对较高,本来的网购渗透率又相对较低,开拓空间和潜力巨大,对于中国跨境电商来说,这是一块蓝海市场。”速卖通西法意国家站总经理王长辉这样说。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之下,欧洲是受影响非常严重的地区,继今年5至6月封城之后,进入冬季多数欧洲国家又进入了二次封城。线下消费受阻,人们出不了门,“网购”的习惯逐渐养成,消费转向线上的趋势明显,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欧洲市场潜力巨大,这个大背景对于中国跨境电商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王长辉还提到,欧洲本身的基础建设比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要好,比如物流、支付等。中国跨境电商通过数字智能接入,可以高效迅速地建立起相应的服务体系。但相较于亚太,欧洲电商和数字化物流发展相对缓慢和传统,可进出口市场却潜力巨大,那么通过数字化贸易、物流的布局,会带动当地传统业态的数字化的发展,给当地中小商家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例如,速卖通和菜鸟联合,建立包机体系、卡车网络,并在欧洲四国设立了海外仓,可以覆盖欧洲25国,让商品在3至7天内送达消费者手里,大大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今年“双11”,速卖通全球送达的第一单就来自西班牙海外仓。11月11日,35岁的西班牙马德里买家Alex,在速卖通上购买了一台55寸的中国电视,下单后仅半天,电视就送到了他的家门口。

据悉,速卖通这两年来在西班牙、法国市场的进展,也侧面证明了欧洲市场的巨大潜力。目前,速卖通已经是西班牙第二大电商平台。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则特别提到了欧洲以外的市场。她表示,对于像阿里这样在中国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电商发展经验的企业“出海”,进入到发展中国家后,或许会把他们在中国发展电商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推广出去,让这些国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像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印度等国家,跨境电商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因为‘一带一路’部分沿线国家的商业基础设施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中小型跨境电商平台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难度是很大的。”赵萍分析称,这些平台可以通过抱团的方式来克服现有的困难,例如在物流、支付等方面,如果能够以联盟的方式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就可以实现抱团“走出去”。

(编辑:申忻)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