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李梓编译】瑞士《观察报》报道,汽车界正在发生的事情现在也发生在两轮车的世界里:“摩托车梦想”不再仅仅来自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奥地利和美国,而是越来越多地来自中国。
2023年是又一个非常好的摩托车年,瑞士摩托车新增注册量约为49000辆,目前瑞士已有超过50万辆摩托车和30万辆踏板车。
根据瑞士摩托车和踏板车管理局(SFMR)的统计,700家专业公司及其供应商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0亿瑞士法郎。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三叶草”——本田、川崎、铃木、雅马哈,一直主导着欧洲摩托车市场。剩下的蛋糕目前由意大利(Aprilia、杜卡迪、Moto Guzzi、Vespa)、德国(宝马)、英国(凯旋)、奥地利(KTM)和美国(哈雷、Indian)瓜分。
但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统计显示,Benelli, Brixton, CFMoto, Colove, Fantic Motors, F.B.Mondial, KL Motors, Kove, Kumpan, Luxxon, Malaguti, Mash, Motron, Niu, Silence, Sky Team, SuperSoco, Surron, SWM, Sym Sanyang, Vengo, Voge, Wottan和Zontes这些品牌其实都来自中国。得益于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制造商可以轻松地将其产品引入瑞士。双方互不征收关税。
您不应该被这些名字所迷惑,其中一些听起来像是欧洲的。但它们背后是公司收购、合资和多数股权。来自中国的摩托车部分是在欧洲开发和设计的,但它们是在中国重庆、浙江和广东等巨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的。每年大约两百家制造商生产超过2000万辆摩托车和踏板车,并以数百个不同品牌进行销售。即使是专家也很难对几乎每天出现的新品牌进行概览和分类。只有印度市场可以以略低但相似的数字进行竞争。相比之下:欧洲两轮车市场每年所有类别的车辆总数约为100万辆。
中国正在大量涌入利润丰厚的小型踏板车和排气量125cc的入门级巡航摩托车市场,尤其是廉价且质量日益提高的产品。它们在城市地区使用的电动踏板车方面非常活跃(目前该细分市场中每五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踏板车)。与传统制造商相比,它们对零售商的基础设施和企业形象几乎没有要求。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为从小企业到批发商的所有人提供服务。
虽然在大型摩托车领域,中国的入侵(仍然)是可控的。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传统制造商进行了利润丰厚的合作,对这些制造商来说,低廉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以及几乎取之不尽的劳动力和物质潜力比意识形态等其他问题更重要。
宝马与隆鑫集团合作多年,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该集团生产直列两缸F系列以及大型400cc踏板车。奥地利运动制造商KTM早在2009年就与四轮驱动专家CFMoto合作——中国人现在正在杭州为KTM制造各种直列两缸发动机。您甚至可以将它们安装在您自己的车辆上,这些车辆现在也在欧洲销售(通过KTM网络)。钱江集团收购了意大利血统品牌贝纳利,钱江摩托也与美国人的骄傲哈雷戴维森在中国一起生产摩托车。鑫源集团已向Mash、SWM敞开大门,中国民营摩企巨头宗申集团则与踏板车巨头比亚乔(Vespa、Aprilia、Moto Guzzi)合作……这个列表几乎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但所有这些“联姻”都有一个共同点:根据法令,中国合作伙伴持有其本国双边公中国司至少51%的股份。
结论:任何一个原则性地蔑视“中国制造”的人,如今都很难买到没有中国制造零部件的新摩托车或踏板车。就像笔记本电脑、手机、电视、数码相机或汽车一样。
(编辑:文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