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博物院正式开幕。恰逢中国春节,展览观者如云,平均每日超过1万人次。

近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河北特展”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博物院正式开幕。图为2月12日,民众“打卡”展览。(图片来源:本文图片均由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秋狸 摄)

2005年至2022年,由浙江大学牵头的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简称“大系”)项目组从零开始,让散失海外的3569件(套)绘画精品,通过高精度数字化方式“回归”,与中国国内8910件(套)藏品图像“团聚”,最终收录出版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藏画 12405件(套),完成了这部纵贯两千余年、“观古今于须臾”的传世重典。图为2月12日,民众参观展览。

此次河北特展展出了中国历代绘画精品打样稿1100余幅,是河北博物院近年来规模最大、展出作品最多的展览。图为2月12日,民众参观展览。

恰逢中国春节,展览观者如云,博物馆尚未开门就开始排起长队。《千里江山图》《女史箴图》《照夜白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一幅幅传世名画惊艳亮相,引发空前的观看热潮。据河北省博物馆消息,参观者平均每日超过1万人次。图为2月12日,讲解员讲解画作。

展览还展出多幅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博物馆、柏林国家博物馆等欧洲博物馆的珍贵国宝,引发参观者惊叹。图为2月12日,参观者认真观赏发现于敦煌,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三界九地之图》。

图为2月12日,小朋友与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伏羲女娲图》亲密接触。

展览还特设“光影丹青”沉浸式体验区,汇聚流散海外的古代绘画精品40件,将传统水墨丹青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带领观众以视、听、触多感官实时交互的全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