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 >> 中国新闻
年轻人春节相亲开启“群发模式” 男士开始化“相亲妆”

【欧洲时报网】借着回家过年的机会,春节成为许多在外打工的中国年轻人相亲高峰期。与此同时,相亲机制和标准正在发生变化。男士愈发重视自身外形,

为求高效率 一张照片发给多人

综合中新网、成都封面新闻网报道,春节期间,李琳和朋友去了周边风景区游玩,她拍了一些风景照并与其中一位好友分享,紧接着便点中选择“逐条转发”,这些消息就同时传到了其他好友那里。总共有3个人接到了这些风景照,他们都是李琳正在考虑的相亲对象。今年26岁的她在公立小学当教师,从年前到现在见了将近十个相亲对象,大部分来自亲友和同事推荐。

按照她的说法,相亲是一种高效解决个人问题的方式。所谓的高效,就是先拿一个标准去做筛选。她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就像是考试,大家先做同一张卷子,60分以下直接不及格,60分以上再进入下一阶段。”

与李琳直接群发的模式略有不同,沈洋会对消息内容略作一些修改,但也是发给不同的相亲对象。“相亲可能都是一群一群的过,谈恋爱才要一对一。”沈洋现在正和5名女生在聊,有2名是在打游戏认识的,还有3名是亲戚介绍。

沈洋表示:“相亲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扩大基数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成功率,又或者让自己不会因为在一个人身上失败而受挫,直接可以找下一位。”

春节是相亲的高峰期。“碰到什么样的相亲对象可能决定过年的心情。”李琳说,见面之前,介绍人已将双方情况进行过一番配对,见面只是为了进一步确认是否属实,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真正聊到一起去。

与恋爱相比,相亲诚然是理性大于感性的关系建构过程,但面对无法强求的亲密关系,群发式交往还是会受到考验。“总归还是要有来电的感觉。”李琳说道。

一对情侣在花丛中摆出心型造型。(图片来源:中新社)

增加成功率 男士相亲也化妆

为增加相亲成功率,男士化妆需求不断增加。平时单价6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的价格,在春节期间已经涨到200元左右,小丹过年7天已经排满了行程。

家住成都大丰的小丹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化妆行业,新娘妆、成人礼妆、订婚妆等等都是小丹擅长的妆容,今年在这些主线妆容中,小丹开起了支线任务:为回家相亲的男生化妆。

“相亲妆的需求之前是女生多一些,现在男生越来越不排斥化妆了。”小丹整理着化妆包,介绍说包中适合男性的化妆用品越来越多。

位于广州的Coco从事美妆行业已经8年,2月的单子已经预约满了。“相亲妆男生要求都比较相似,自然妆着力点都在皮肤遮瑕和眉毛,重要的是要根据男生的特点帮他造型,提提气,相亲也更有信心。”

在和顾客聊天中Coco发现,很多顾客并不是第一次相亲就带妆,而是多次相亲不顺后,会在多方面下功夫改进,而外貌改善是很多人选择的第一步。

目前各方数据来看,“Z世代”已经成为男性护肤美妆行业主导力量,“95后”群体占达47%,一线城市男性护肤意识觉醒。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单身人口2.4亿。20至49岁人群中单身男性的数量远高于单身女性。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计迎春近日表示,调研中女方家长对不婚的接受度远远高于男方家长。从女方家长的角度而言,他们更有意愿为子女追求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强调个人幸福的婚姻。婚后,女方家长对丁克接受度也较高,而男方家长对生育很执着,只有极个别男方家长能够接受丁克。

计迎春认为,应该在全社会推进性别平等,鼓励男性一起参与和推进性别平等的进程,提倡性别平等的新型婚育文化的婚姻。

不少民众在“相亲角”或为子女或为自己找合适的对象。(图片来源:中新网)

更多年轻女性订制AI男友 寻求全新情感慰藉

越来越多中国年轻女性开始寻求与人工智能(AI)男友建立虚拟恋情,满足她们对理想情侣的向往。

法新社报道,来自中国西安的25岁白领涂菲(化名)分享了她的虚拟恋情,她的AI男友不仅温柔体贴,还能在她感到不适或遇到工作难题时提供安慰和建议。

她的虚拟男友,是一款名为Glow的免费应用程序上的聊天机器人。该人工智能平台为建立亲密乃至带有浪漫色彩的人机互动提供支持,该应用程序每日下载量数以千计。

22岁的北京学生王秀婷(音译)说,现实中很难找到完美的伴侣,个性差异往往导致冲突。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压力,她会向虚拟恋人寻求建议和安慰,“这是很大的情感支持。”

王秀婷的虚拟恋人源自中国古代形象,包括长发仙人、皇子和流浪骑士等。这些虚拟伴侣出现在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开发的万话应用中,用户可以从数百种角色中进行挑选,还能根据个人偏好订制伴侣。

涂菲憧憬拥有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伴侣,“我能感受到他的体温,他会来温暖我。”

不过有用户反映,与虚拟伴侣交流中两到三秒的隔顿,会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机器人”。

(编辑:唐快哉)

分享到:
网友热评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评论
展开全文
分享按钮